【台灣/青年與愛滋】130611 聯合晚報:青年染愛滋增加,應提高風險意識/0608 聯合報:女性染愛滋 半數是青年
2013-06-11
【台灣/性教育醫師觀點】130612 台灣立報:性病迷思 正確性教育才能根治
2013-06-12
【台灣/青年與愛滋】130611 聯合晚報:青年染愛滋增加,應提高風險意識/0608 聯合報:女性染愛滋 半數是青年
2013-06-11
【台灣/性教育醫師觀點】130612 台灣立報:性病迷思 正確性教育才能根治
2013-06-12

130609 明報:激揚交流會 促同志平權/130609蘋果日報:同志牧師促香港立法 保障同志平權/130609 明報:出櫃牧師﹕宗教「性向」無衝突

激揚交流會 促同志平權

【明報專訊】新加坡的自由社區教會與香港的基恩之家,於2009年在新加坡舉行了首屆激揚會議(Amplify),讓兩地同志或同志友善的教徒交流,其後再於2010年及2011年先後在新加坡及馬來西亞舉行第2及3屆會議,至2012年移師香港中大崇基神學院,今年則在柴灣青年廣場舉行。

助建身分認同 300人參加

由本月7日一連3日舉行的會議,將於今日閉幕,共有來自亞洲15個城市、逾300名同志或同志友善基督徒參加。大會除安排各地同志交流外,亦會舉辦工作坊,助出席者建立自我身分認同及詮釋《聖經》等。

3華人同志牧師今分享

今日下午2時半在青年廣場,3名華人同志牧師及「大愛同盟」成員黃耀明,將探討信仰與同志平權運動的關係;特地訪港的鄭書祥亦會於明日(周一)晚上7時半,在佐敦佑寧堂與基督教協進會總幹事蒲錦昌牧師及中大崇基學院神學院兼任教師胡露茜對談。

原文網址 http://news.sina.com.hk/news/20130609/-2-2987267/1.html

同志牧師促香港立法  保障同志平權

同志牧師促香港立法

馬來西亞首位公開同志身份的歐陽文風和歌手黃耀明均支持立法保障同志平權。(蘋果日報)

由基恩之家和酷兒團契主辦、一連三日的「激揚會議」今日在柴灣青年廣場閉幕。邀請「出櫃」歌手兼大愛同盟發起人黃耀明,以及3名來自台灣、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的牧師,舉行名為「離開是為了回來,反思信仰與同運」座談會,探討宗教與同志的關係,近百人出席。

歌手黃耀明表示,他在中學返教會時已知知自己喜歡同性,當時教會中人對他的猜疑和不友善感,讓他感到罪惡感和抑壓,終決定脫離,「之後活得像一個人。」他希望同志能過上普通生活,讓同志自行選擇是否返教會。

台灣首位按立的同志牧師曾恕敏表示,台灣民眾普遍覺得教會反對同性戀者,但基督從沒批判過同性戀,他希望擔當橋樑,讓教會與同志團體成為朋友,一起為同志平權抗爭。更認為香港需要立法保障同志平權,「如果我們一人一票選出來的政府,就要對人民負責。」而馬來西亞名公開同志身份的歐陽文風牧師則認為,同志教徒應離開一個欺壓同志的教會,走出來做回自己,再去找接受同志的教會。

18名來自香港,美國,日本,中國及澳洲的同志牧者和信徒則發表聯署文告,支持香港就反性傾向歧視立法,並對有教會反對立法,仍對不同性傾向存誤解,表示遺憾。 

原文網址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news/20130609/51468322

編者按:曾恕敏牧師與黃耀明的現場視頻 http://youtu.be/z8obGIh4mVU


出櫃牧師﹕宗教「性向」無衝突


出櫃牧師﹕宗教「性向」無衝突

美國麻省聖公會神學院歷史與系統神學副教授鄭書祥在訪問中,多次感謝丈夫多年的支持,直言二人的愛最終跨過一切,相信與同樣標榜愛的《聖經》並無衝突。他又笑言自己並不勇敢,「爭取變性人結婚權的W小姐才勇敢」。(劉焌陶攝)

【明報專訊】明報記者/林凱旻

「基督教義說到底仍是愛」

《聖經》與同性戀似是水和油,又像「有你無我」,惟美國華人鄭書祥卻打破陳規,當上神學學者,同時堅守一路走來的同性傾向。他說,基督教義說到底仍是愛,不認為性向與宗教有衝突,希望站出來能為陷入掙扎的同志教友帶來希望。「基督教講求『信、望、愛』,但如果教會不給人希望和愛,又何來有信?」鄭書祥說。

由亞洲多個同志友善教會籌辦的「激揚由亞洲多個同志友善教會籌辦的「激揚會議」今年繼續移師香港舉行,主講嘉賓包括由美國赴港的鄭書祥牧師。鄭在香港出生,後隨家人移居美國,早於年少時已意識自己性向的他,本是執業律師,後決定攻讀神學,再當上美國麻省聖公會神學院歷史與系統神學副教授,先後發表包括《從罪到奇異恩典:尋找酷兒基督》等多本著作。

曾遠離教會 「經丈夫認識神」

鄭書祥接受本報訪問時坦言,自己走了很多路,才意會基督教義的核心講求「愛」,故不認為宗教與其性向有何任矛盾,「雖然我用了很多時間才走到這步」。他憶述,自小對神學有興趣,發現性向「與別不同」後,一度認為兩者不可兼得,遂與教會愈走愈遠,「我當時不是反抗教會,只是寄情讀書,要當執業律師,那是很艱苦的一段時間,直至我認識現時的丈夫,我是透過他再去認識神」。

指早期教會並不「恐同」

傳統教會高舉《聖經》反對同性戀的旗幟,但鄭不同意﹕「很多人似乎常糾纏在《聖經》6至7個看似反同性戀的章節中,卻忽視了當中有多達700個章節是關於愛的。」他認為,《聖經》那些章節只是反剝削性的關係,非直指反同性關係,而他主修宗教歷史時,更發現最早期的教會根本並不「恐同」。

常遭攻擊 「太多仇恨」

當然,「同志牧師」這條路不會易走。鄭說,至今收到譴責他的信件多不勝數,笑稱現時在神學院收到無回郵地址的信,連開也不會開,一直替美國網上報章The Huffington Post撰文的他,更要丈夫替他看網上留言,「太多仇恨了」。「我明白反同志、說話說得最響亮的人,會覺得自己知道所有答案,但不會等於他們是正確,或他們就是大部分人,我不知道……但看見同志們之間的愛,我知道這些都是真實的,這些鼓勵我繼續向前走。」鄭書祥說。

香港亦有同志友善教會「基恩之家」及中大崇基神學院的「酷兒團契」。鄭書祥認為,這些教會最重要,是能為同志教徒帶來希望、互相扶持,不因壓力而放棄。

母抗拒變接納 信有奇蹟

香港政府連反性傾向歧視立法的諮詢也不開展,可對香港同志平權前景有信心?鄭直言自己相信奇蹟,正如當日見他出櫃如同收到噩耗一樣的母親,今日已站出來為同志團體發聲,呼籲父母愛同志子女。

原文網址  http://news.sina.com.hk/news/20130609/-2-2987268/1.html

Facebook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