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性愛知識】140215 蘋果日報:糞便夠大條 過程爽過性高潮/自由時報:排便時「爽快」 醫師:跟高潮類似
2014-02-15
【台灣/愛滋友善醫師】140216 蘋果日報:杏林春暖 謝思民 打破愛滋污名/創作詞曲 教人愛愛要帶套
2014-02-16
【國際/性愛知識】140215 蘋果日報:糞便夠大條 過程爽過性高潮/自由時報:排便時「爽快」 醫師:跟高潮類似
2014-02-15
【台灣/愛滋友善醫師】140216 蘋果日報:杏林春暖 謝思民 打破愛滋污名/創作詞曲 教人愛愛要帶套
2014-02-16

140210 中國時報:《我的兩個媽》分享拉子家庭的愛 / 140209 酷拉時報:新書推薦:《我的兩個媽》

《我的兩個媽》分享拉子家庭的愛  
中國時報 林欣誼/台北報導 2014年02月10日 04:10

「我的名字叫做查克‧華茲(Zach Wahls),我是第6代愛荷華人,愛荷華大學工程學系的學生,我是由兩位女性撫養長大的。」這是19歲美國大學生華茲2011年一段演講的開場白,這段影片(http://youtu.be/6T-khwaef1I)在網路爆紅,他由兩個拉子媽媽撫養長大的過程吸引媒體報導,促使他寫下《我的兩個媽》一書,中文版在台推出,在台北書展熱賣,詢問度超高。

2011年,愛荷華州眾議院通過〈聯合決議第六號〉,重新定義愛荷華州的婚姻僅限於一男一女,排除未來同性伴侶行使民事結合可能性的《憲法》修正案。華茲在眾議院舉辦的公聽會上挺身發表了3分鐘演講,流露自信神采。

未曾希望有個爸爸

《我的兩個媽》書中,華茲以兒子身分分享家庭故事。他的生理母親泰莉‧華茲(Terry Wahls,左)1991年採用匿名捐精者的精子,以人工受孕方式生下他,1994年後以同樣方式生下他妹妹,1996年泰莉與同性伴侶杰姬‧雷格(Jackie Reger,右)結婚,這個四口之家成員至今緊緊相繫。

華茲強調:「我一直都是正常的,直到社會告訴我,他們覺得我不正常。」他比喻就像被告知自己穿了不同顏色的襪子,雖然知道自己的家庭多麼不同,但他從未希望有個爸爸來取代其中一個媽媽。對他而言,身為同性戀媽媽的兒子也非最重要的身分,他同時是美國鷹級童軍,自行創立小型企業,也是愛荷華州辯論比賽冠軍。

泰莉與杰姬分別是愛荷華退伍軍人療養中心的內科醫生與護士,兩位媽媽把人生奉獻於助人,書中以善良、樂觀、忠誠等道德名目分章,敘述他的媽媽們如何把這些價值根基於家中、她們相愛結合的故事、她們與上一代的互動與和解,以及泰莉2000年前被診斷出患有多發性硬化症(漸凍症),全家人如何一同面對漫長挑戰。

從媽媽們身上學到愛

「婚姻由兩件事組成,愛與承諾。愛,是我從媽媽們身上學到一切價值觀的總和。」他描寫媽媽們如何陪伴他度過人生所有狀況,包括面對同學霸凌、鼓勵他參加熱愛的童軍活動;他在泰莉身上感受到不向病魔屈服的勇氣,當她看著杰姬擁著因病痛而哭泣的泰莉,那一刻他明白:「是那些拆散、區分這樣的愛的人們,試圖合理化同性與異性之間的愛不一樣。」

他表示保守估計,美國約有200萬個雙親為LGBT(男同志、女同志、雙性戀、跨性別者)的小孩,但他不是被訓練來準備成為發言人,只是想捍衛自己的媽媽,「反對同性婚姻者常會提到同性伴侶的孩子們所經歷的種種掙扎與挑戰,我只想說:我們必須經歷這些,是因為你們的緣故。」

書末特別附錄他對「你的媽媽中誰是男的?」「你跟其他男生關係如何?」等最常被問到的10多個問題的幽默回答,破除外界對同志婚姻與家庭的迷思。

原文網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210000381-260115

 

新書推薦:《我的兩個媽》
文\廖彥喬(本書譯者)

猶記得翻譯到最後一章時,是去年(2013年)夏天,我正在某家咖啡簡餐店裏,因作者查克·華茲(Zach Wahls)動人的敘述而熱淚盈眶;事實上不只最後一章,整本書翻下來彷彿在切洋蔥,有時好不容易專注在文字本身,思索哪個詞句較為貼切合適,卻又被故事拉了回去,跟著作者一同歷經人生中大大小小的風浪,接著總是忍不住一陣鼻酸。

回到那個讓我落淚的段落,是作者描述自己在媽媽們舉行婚禮後一個月,決定參加一場專門為LGBTI家庭舉辦的活動,幫助在這樣家庭中的孩子們回應各種關於同性婚姻的問題。他發現,營隊中有個小男孩特別沮喪,「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些人不希望他的媽媽們結婚,也不理解為什麼這樣會『不好』。他相信來自同志家庭的小孩是真的——在每一方面——都跟來自異性戀家庭的小孩沒有任何不同。」

作者繼續寫道:「就在小男孩說話時,我突然明白了一件事:我一直都是正常的,直到社會告訴我,他們覺得我不正常。我發現,那個抬頭望著我,有著棕發大眼睛、大大笑容的小男孩,就是以前的我。」

走筆至此,我腦海中浮現一大一小的男孩互相望著彼此的畫面,大男孩看著自己曾經走過的路,心疼小男孩也將無法倖免的傷痛——那些由反對同性婚姻者強加於身上的種種攻擊或譏笑,卻無能為力。同時,間距離我不遠、約莫兩三桌相隔之處,有一群人正在聚餐;由於談笑聲連連,即便手上有事忙著,也大概聽得出來,是幾對彼此相識已久的夫妻們攜兒帶女的固定聚會。

追逐嬉鬧的小孩們看起來十分開心,酒足飯飽的大人們亦笑容滿面。我闔上書,默默歎了口氣,此端彼端,彷彿兩個平行的世界。究竟,要到什麼時候才能見到同志家庭成為日常生活的光景?有沒有可能,哪一天同性伴侶也能自由自在、不需要任何隱藏地生兒育女, 如同異性戀家庭一般在公共空間與朋友們聚餐談天?或是哪一天,我們可以不再區分同性/異性伴侶,同性戀/異性戀家庭,僅僅就只看見「家」,眼中就只望見「愛」?

那時沒有任何人預見,半年後臺灣會有一場聲勢浩大的反同性婚姻遊行。雖然相較於歐美,亞洲的LGBT運動進程較晚,但臺灣畢竟不以宗教立國、且基督教人口僅占百分之五左右;然而,半年前我在原著中所讀到,那些作者親身經歷、從年幼時的茫然到成年後理解與奮力對抗的各種荒謬可笑的理由,卻真實的在2013年十一月前後的臺灣社會中輪番上演。那一場遊行也許不等於鋪天蓋地的反對聲浪,卻代表了一部分真實的聲音,那些對於同性戀與同性婚姻真真實實的偏見與歧視。

若不是我人就在遊行現場,真不敢相信同志運動走了那麼多年、同志遊行在臺灣已邁入了第十一屆,竟然還是有如此多人不惜動用各種資源、人力集結,並理直氣壯地認為「反同性婚姻不等於反對同性戀」。反對他人擁有平等成家的權利,不就是認為對方低人一等?不就是挑明瞭說「你沒有跟我一樣結婚、生兒育女的權利」?

回到那一章最末,作者說:「想到眼前的小男孩將要面對及處理這些,我的心都碎了。我們仍無法讓他擁有免於恐懼、仇恨的童年。」反對同性婚姻的人們常常會說,同志家庭傷害了孩子們的權利,因為社會還不能接受,所以怎麼可以讓下一代在充滿歧視與敵意的環境下長大?于心何忍?

是啊,于心何忍。他們始終無法明白,傷了孩子的不是同志家庭,正是他們自己說出的那些歧視的話,還有參與的那些行動。

世界各地還有好多像這樣的小男孩/小女孩。不只是那些在同性伴侶家庭裏長大的孩子,還有許多因為家庭背景,或者各種身分、性傾向與衆不同的孩子們,都因為這社會對差異的瞭解太少、包容太少,而在恐懼裏生活,日日夜夜擔心自己不被接受。

而我們又怎麼能在那些喧囂叫罵過後,選擇繼續不痛不癢地生活?我們所能做的,其實遠比自以為的多上許多,好比說,真正敞開心胸認識一位LGBT朋友;好比說,從瞭解臺灣目前正在推動的同性婚姻法案開始;好比說,從傾聽查克‧華茲的生命故事《我的兩個媽》開始。

原文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KuLaTimes/posts/267371946761680

Facebook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