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6

【Music】為愛而歌—來聽凱蒂佩芮、錫金17歲才女、法國120位藝人、印尼小帥偶像在2014為愛滋唱了什麼……

文/爽洨編

用音樂來做公益不是新鮮的點子,但我們不能否認:動人旋律常常勝過千言萬語;或許正因如此,每年都會有新的樂曲為愛滋而生,都會有藝人挺身為『愛』而歌。接下來我們就來聽聽幾首在2014年,和愛滋有關的歌曲吧!

凱蒂佩芮《無。條。件》為聯合國而唱 公益MV被讚更勝原曲

《Unconditionally》(無。條。件) 是凱蒂佩芮在Prism專輯中,自己最喜歡的一首歌。原單曲在2013年10月便已發行,2014年7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unicef)發起了 #showyourlove(表現你的愛)活動,這是一個關注青少年、呼籲去除愛滋相關汙名的活動,擔任 (unicef) 親善大使凱蒂佩芮所唱的《Unconditionally》即為活動主題曲。

unicef 所拍的MV,找了多位青少年 (是素人,而非演員喔) —有朋友、有互不相識的人、有HIV感染者、有非感染者—入鏡側拍,並要求他們在手寫板上寫下想說的話。一開始在鏡頭前大家都有些羞赧、有面對陌生人的手足無措,觀眾也分不清誰是感染者、誰是非感染者;接下來我們看到他們手寫板上的字句:「我並不完美」(I am not perfect)、「Posive Sympathy」(正向/陽性的同情),當到了「HIV陽性」(HIV positive)的手寫板時,副歌高昂進入、鏡頭中原本生疏的青少年開始互動……

畫面裡這些素人生澀卻真摯的擁抱、親吻與微笑,讓找出影片中誰是感染者、誰是非感染者忽然變得一點都不重要。凱蒂佩芮的這幾句歌詞非常適合當作影片的註腳,也很適合作為不管是感染者或是非感染者,對彼此與對自己說的話:

So open up your heart and just let it begin 打開你的心房,就讓他開始吧
Acceptance is the key to be, to be truly free 接納是把鑰匙,能打開真正的自由
Will you do the same for me? 而你 也會為了我 做一樣的事嗎

這隻MV在YouTube上點閱率已高達41萬次,而有網友在底下留言認為這隻MV比凱蒂佩芮自己的MV還要動人呢!原曲的歌詞也很有意思,完整歌詞中譯可以看這個網頁

恐懼挑明講! 《Kiss & Love》悅耳舞曲 法國群星大合唱

如果你和洨編一樣有點年紀了,應該對於聚集眾星合唱的公益歌曲有點印象:台灣在1985年有60位歌手為衣索比亞難民合唱《明天會更好》、 2003年則聚集了86位歌手為台灣的SARS疫情合唱了《手牽手》一曲。接下來要介紹的這首歌曲,也是大堆頭的合唱,而且參與藝人數相當驚人:共有120位!究竟是什麼事件能聚集這麼多的藝人呢?

Sidaction是法國自1994年便開始持續推動的大型公益活動,主要目的是提升大眾的愛滋意識,以及為愛滋募款;所募得的款項不只用於法國,也用於其他28個國家。今年(2014)正逢Sidaciton 20周年,為了紀念,Sidaction由樂壇重量級創作才子(大概就像法國的李宗盛) Pascal Obispo譜寫了輕快悅耳的舞曲《Kiss & Love》,邀請了法國以及比利時等國的歌手、演員、喜劇藝人等共同合唱;這陣容到底有多堅強呢?近三年代表法國參加歐洲歌唱大賽(Eurovision)的歌手:Amaury Vassily (2011)、Anggun (2012)、Amandine Bourgeois (2013) 都到齊了,還加上2013年代表比利時出賽的Roberto Bellarosa!難怪於9月1日推出單曲後,便迅速空降法國排行榜前5名。

這首旋律歡樂的歌 (洨編認為很適合耶誕節啊),內容其實很有意思:歌詞不斷要我們面對過往(包括時代的過往/自我的過往)中,對愛滋的恐懼。比如說第一段主歌裡歌詞談到:「我們恐懼所有/甚至我們根本還未接觸/無知使我們刻意避開目光….」 第二段主歌歌詞更直接討論對愛滋的恐懼,延伸到對性的焦慮:

你還記得曾經害怕過做愛嗎? 心中如此被黑暗籠罩 將一切美夢化為惡魘
若是時輪運轉輪到我? 若是如今輪到他? 被遠遠排拒在外 害怕著造化弄人

不要懷疑,歌詞中真的直接講「做愛」兩字喔!在公益歌曲中還蠻奇妙的吧!這樣對於愛滋莫名其妙的恐懼,反射在不敢做愛、或是發生性行為後無故焦慮害怕自己感染的心情,真的是很多人的心情寫照啊!而關於這種因汙名而生的恐懼,這首歌怎麼說呢?

高昂輕快的副歌點出了主旨—面對恐懼、去理解、去付諸行動

不正義 厭惡 橫亙人們之間的無能為力 讓微笑逐漸被取代 也讓人們 不知 該 再 說

2014-11-17

【國際/新聞觀點】141114 羅一鈞:美甲器具傳染愛滋?–每日郵報又來亂

美甲器具傳染愛滋?–每日郵報又來亂

2014-11-14 本文原載防疫醫師羅一鈞心之谷部落格,經作者同意後轉載,特此誌謝

跟幾年前的《溫泉魚傳染愛滋》烏龍事件一樣,英國八卦報《每日郵報》又見獵心喜、危言聳聽了,報導《共用美甲器具,感染愛滋》。(英文、中文)

首先,引述的期刊論文,是依據病毒基因演化速度,推算病人與表姐的HIV在11年前系出同源。但無從得知兩人的HIV是怎麼得的。惟一的資料只有病人的《口述》說除共用美甲工具(包括修角質硬皮的剪刀)之外,別無其他感染途徑,也從未有過不安全性行為。

表姐的職業是美甲師,她怎麼得HIV的?據表姐《口述》說是第三個小孩的爸爸傳染給她的:《因為那人的交友關係不穩定》。

表姐的美甲工具放在家裡,表妹說10年前曾拿來用,表姐說忘記有沒有共用過。論文沒有提到用了工具是否引起傷口?有沒有沾血?就憑一句單方面口述《共用美甲工具》,說可能(或者叫《無法排除》)是美甲工具傳染HIV。

《每日郵報》再看著黑影開槍,就下標題說她就是共用美甲工具染上愛滋的。

10年前的記憶可靠嗎?病人真的會盡訴事實(包括十年當中所有的性行為)嗎?請注意巴西是天主教國家。

報導後面的專家評論已經委婉表達懷疑。但讀者恐怕看完標題就開始擔心了吧。我們的《外電報導》還要讓唯恐天下不亂的英國八卦媒體荼毒到何年何月呢?

文章出處:http://heartvalley.blogspot.tw/2014/11/blog-post.html

2014-11-17

【台灣/感染者服藥】141111 華人健康網:嗜睡丟工作!愛滋換藥減輕副作用/露德協會新聞稿:醫病溝通別設防 愛滋治療不複雜

嗜睡丟工作!愛滋換藥減輕副作用

2014年11月11日 華人健康網 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從事服務業的20歲小李(化名),被檢驗出梅毒和愛滋病毒呈現陽性反應後,立即接受治療,但藥物副作用卻讓他嗜睡長達21小時,且出現暈眩、嚴重腹瀉等副作用,生活作息大亂,工作也丟了,一度憂鬱想輕生。幸好,後來經過藥物的調整,緩解副作用之餘,病毒量也控制在檢測標準以下,得以回到職場,開啟生命的另一篇章。

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最新統計資料,全國愛滋感染通報累積人數已達2萬9113人,平均每天新增5至6名感染者。過去,愛滋病被視為絕症,但自從雞尾酒療法出現後,藥物推陳出新,目前愛滋感染者(帕斯提)只要持續且規律用藥,穩定控制病毒量,愛滋感染不再是絕症,反而就像慢性病。

受不了藥物副作用!愛滋自行停藥比例攀升

不過,藥物副作用卻常成為感染者「落跑」的理由。台灣露德協會調查發現,因藥物副作用而停藥的感染者,從2011年的11%、2012年15%,到2013年23.9%,比例有逐漸升高的趨勢。

台灣露德協會秘書長徐森杰表示,感染者可能不知道,停止用藥雖然減輕了一時的痛苦,卻讓自己處在病情惡化、影響身體健康的風險之中。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感染科個案管理師孫娜俐也表示,感染者若因停藥而發病,嚴重需住院治療,一個月可能就要花費100萬元。

111703愛滋藥物副作用 皮疹最受感染者困擾

台灣愛滋病學會常務理事、感染科醫師王永衛表示,醫護人員和感染者對於副作用的認知有很大不同,醫師普遍著重於肝腎功能和貧血情況,但感染者更關切的是生理和外觀的改變。臨床統計發現,最讓感染者感到困擾的副作用,以皮疹51.3%最大,其次為頭暈或頭痛(33.3%)、腸胃不適和腹瀉(7.7%),其他才是肝功能異常、膽紅素上升、腎結石等。

王永衛醫師呼籲,採用雞尾酒抗病毒藥物治療,通常只要服用1至3個月就能看到病毒消失的效果;在服藥3至6個月後,抵抗力提升,身體狀態幾乎可與正常人無異;且聽從醫囑,持續且規律用藥,可終身處於感染卻不發病的狀態,因此,愛滋感染者千萬別因為藥物副作用而擅自停藥。

其實,藥物副作用已經可以被管理和改善。王永衛醫師指出,目前雞尾酒抗病毒藥物的組合共有11種,感染者若面臨藥物副作用的問題,可多與醫師、個管師討論,選擇安全性較高、副作用較低的藥物,提高長期耐受性,可降低自行停藥的狀況,維持較好的生活品質。

愛滋治療更積極 從「醫病3Q」做起

值得注意的是,調查發現,藥物副作用的問題,超過6成都是由醫師和個管師發現,因此露德協會和王醫師提出「醫病3Q」,建議感染者從「副作用知多少」、「身體變化有沒有」,以及「治療生活有品質」等三大面向做檢視,更主動與醫護人員討論,積極解決面臨的治療困難。

新聞出處: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132/21853?page=2

醫病溝通別設防 愛滋治療不複雜

台灣首次愛滋醫病心聲調查大公開 彼此溝通不同調!
3成感染者期盼醫護溫暖問候v.s.醫護期待6成感染者更積極互動!
「醫病3Q」搭起溝通橋樑,共同管理副作用、提升生活品質!

2014-11-11 露德協會新聞稿

根據疾病管制署最新統計資料,全國愛滋感染通報累積人數已達29,113人,平均每天新增5-6人感染者。但隨著醫學進步,愛滋感染不再是絕症,只要持續用藥,感染朋友的病毒量可獲得控制、降低疾病傳染風險,也讓社會大眾更能接納感染朋友。治療藥物目前已有許多突破,倘若面臨藥物副作用,也不用一直「忍」,只要提出討論,醫護人員都願意協助改善。一位感染者小李(化名)接受治療後,因暈眩、嗜睡、嚴重腹瀉等副作用影響生活品質,更讓他丟了工作!在個案管理師與醫師的協助後,更換抗病毒藥物,不僅體內已測不到病毒量,生活品質改善,也順利重回職場。

疾病的治療成效,除了藥物外,醫病的溝通也是關鍵!台灣露德協會公佈台灣首次醫病治療心聲調查結果,發現醫病之間對溝通的期待有落差!3成感染者期盼醫護人員更多的關懷,但有6成醫護人員期望感染者更積極主動,彼此溝通默契有待加強!為了提昇醫病關係與感染者生活品質,露德協會及王永衛醫師共同提出「醫病3Q」,建議感染者可透過「醫病3Q」的三個問題,增加對治療的了解,自我檢視目前的副作用狀況、身體是否有變化、生活品質是否受影響等,再提出與醫師、個案管理師討論,才能共同提昇治療品質,幫助自己生活得更好;另外,也更讓大眾了解愛滋病也像慢性病一樣可以控制良好、大眾接納感染朋友,破除對愛滋病的迷思!

副作用讓4成感染朋友想逃跑!3成期盼更溫暖的醫病關係!

台灣露德協會徐森杰秘書長指出:「感染朋友願意持續回診追蹤,需要很大的勇氣與毅力。露德協會合併統計2012年與2013年的『感染者生活現況調查』發現,近4成的感染朋友發現身體出現不明症狀時,會認為是愛滋病毒造成的,顯見愛滋影響朋友生活甚多。而用藥方面感染朋友也面臨了挑戰,約4成治療中的感染朋友最大的困擾是『副作用』,且『副作用』是他們停藥的主要原因,比例逐年升高!但他們可能不知道,停止用藥雖然減輕了一時的痛苦,卻讓自己處在病情111702惡化、影響身體健康的風險之中。」

在醫病互動方面,超過6成以上的感染朋友肯定醫師帶給他們的協助,不過同時也有3成以上的受訪感染朋友,期盼更溫暖的醫病關係。因為疾病的特性,感染朋友更加依賴醫護人員的協助,除了專業諮詢外,他們更盼望有溫暖的支持力量與互動,可以更放心治療!

醫護人員期待感染者更積極互動!提昇治療順從性,降低傳染風險!

感染朋友期盼醫護人員有更多的關懷,醫護人員的心聲又是如何?露德協會進行的「2014台灣愛滋醫病溝通現況調查」發現,醫護人員與感染者的診間互動時間平均為30分鐘,已遠高於一般科別看診時間長度;在感染者面臨最受困擾的副作用問題時,8成醫師及個案管理師會先與感染者討論,再協調治療對策。而關於副作用問題,6成醫師、個案管理師認為在他們接觸的感染者中,目前副作用問題多是都由醫護人員先詢問,他們鼓勵應該由感染者主動提出與醫師討論。

111701對此,台灣愛滋病學會常務理事、台灣露德協會理事王永衛醫師表示:「從診療時間即可發現,醫療人員在與感染者溝通上投注許多心力;所以,只要雙方有充分的討論,副作用是可以了解與改善的。提昇感染者的生活品質是醫護人員努力的目標,這也是讓感染者積極治療的動力;從社會公衛角度而言,只要協助感染朋友穩定控制,也進一步降低疾病傳染風險。所以建議醫護人員可選擇安全性較高、副作用較低的藥物,提升長期耐受性,降低感染朋友自行停藥的狀況;目前抗病毒藥物皆有不錯的病毒控制成效,近期固定劑量組合抗病毒藥物在方便性、有效性及副作用上也已經有顯著改善,更能維持感染者的生活品質。」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感染科孫娜俐個案管理師分享了受副作用所苦的個案,感染者小李(化名)在感染後接受治療,卻因為副作用問題讓他丟了工作!小李的服務業工作需要久站,但開始治療後的副作用如:暈眩,讓他工作表現受影響,無法達到客人的要求,另外也曾因腹瀉無法上班;嗜睡長達21小時的紀錄。以上種種讓他因此丟了工作,引發憂鬱,自我懷疑,甚至有輕生念頭!所幸小李沒有放棄,願意提出討論,在個案管理師積極介入,醫師也與他討論調整用藥後,改用新的抗病毒藥物,不僅現在體內已測不到病毒量,重新找到合適的工作,生活品質也大幅提升!

知己知彼!「醫病3Q」讓醫病溝通沒代溝!

王永衛醫師也分享「醫病3Q」,建議感染朋友在平常可針對以下三個面向自我檢視,再與醫護人員進行討論,讓溝通更有方向!

Q1. 副作用知多少?

認識雞尾酒藥物及藥物副作用,並觀察發生頻率及嚴重程度

Q2. 身體變化有沒有?

治療中身體的各種變化如睡眠不足、體重改變都可能是警訊,應即時記錄

Q3. 治療生活有品質?

治療若影響工作、情緒,也應該提出與醫護人員討論、積極改善

徐森杰秘書長認為,很多感染者不是不願意討論,往往是不知道怎麼發問,所以鼓勵感染者主動多了解疾病治療會遇到的狀況、自我檢視,再與醫師/個案管理師共同討論,雙方一起創造良好的醫病關係,共同維護個人的生活品質,也讓社會大眾更接納感染朋友,建構愛滋友善社會!

文章來源:http://www.lourdes.org.tw/list_1.asp?id=2796&menu1=4&menu2=23

SongYY補充
在討論感染者服藥副作用與藥物選擇時,除了感染者積極討論、加強醫病溝通外,也不能忽視由政府限制處方制度帶來的問題。陽明大學衛福所碩士班學生傅凱群,在其《風險評估-談愛滋感染者的服藥決策》一文中,便曾指出:

事實上,台灣自2012年起,政府為了樽節逐年攀升的藥物預算,擬定「抗愛滋藥物同療效,藥價低廉者優先使用原則」,並依此原則進一步規範了我國抗愛滋藥物物組合的使用次序表,原先不受限制,可由病人與醫生依照生活型態等綜合評估、相互協商決定服用組合的一線藥物,自此後被粗糙的依價格分為四類,感染者必須從第一線一類開始吃起。自此後,感染者要換藥,就像在玩神魔之塔般,必須逐步破關,第一類藥物副作用難以承受了,再換第二類,以此類推,這些限制成為勒住感染者與醫生的緊箍咒,無法喘息卻也無法跳脫。

這樣為藥價考量而設立的制度,在達到樽節甚至降低藥價目的之同時,如何能兼顧感染者副作用的問題、提升感染者生活品質而有雙贏的局面,必須持續檢視。

 …

2014-11-16

【短片】約砲但保險套破了……G片公司、G星拍的宣導短片,尺度果然不一樣!

約砲但保險套破了……G片公司、G星拍的宣導短片,尺度果然不一樣!

文/爽洨編

這支2010年3月推出的影片其實距今一段時間了,可能有些朋友已經有看過。但還是很值得和大家分享一下其拍攝背景 (謎之聲:其實是因為很養眼吧?!)。畢竟宣導短片雖然很多,但是由G片公司和民間團體合作、G片男星擔綱演出的,可能就不是很常見囉~

拍攝這一系列宣導短片的G片公司是法國的Citébeur,這家公司的特色就是大量用非裔、北非裔、阿拉伯裔、拉丁裔的演員,而非金髮碧眼的白種男人,拍攝各種主題的G片。在2008年,Citébeur 和法國愛滋防治機構 SNEG Prévention (已於2013年改名為ENIPSE)共同合作,推出 Boris et Nadir (Boris and Nadir) 系列的宣導短片,由兩位好基友Boris和Nadir貫穿劇情,以輕鬆的喜劇風格,談安全性行為、口交中避免口爆、關係中保險套的使用……等議題。演員是誰呢? 當然就是 Citébeur 旗下的G片猛男囉! 這一系列短片陸續推出兩季、共6集,在當時相當受到好評。

在2010年,Citébeur和SNEG Prévention 繼續推出第三季的 Boris et Nadir 系列,比較特別的是這系列中不再以 Boris 與 Nadir 作為主角 (那為何還沿用同樣的名稱? 不解XD),風格也走向寫實而非喜劇,然後尺度…咳咳…放大不少。以下要介紹的LE DOUTE (英文為Doubts,可以翻譯為「疑慮」)就是這一季的第2集。

在片子一開始,就是兩位演員激情的喘息、翻滾、變換姿勢 (演員超敬業啊),就這樣”做”了半分鐘…..

video101907

但在觀眾期待更進一步的時候,top忽然急著喊:停、停、停 (很重要所以說三次? )….

兩人趕緊分開,Top滿臉抱歉地說真掃興,但Bottom關心的好像不只掃興的問題……

兩人互道晚安後,各自躺下背對對方……

大家看到這,或許會敲碗說「然後呢?」雖然我們很期待兩人再爬起來大戰一場啦 (謎之聲:明明就只有洨編你自己想吧) ,但是影片的結局刻意停留在這微妙、尷尬的氣氛中,想要讓觀眾想想:如果對性伴侶過去的性史並不清楚,在這樣保險套意外破掉的時刻,除了忐忑不安、難以成眠,可能還能做些什麼?

片尾藉由字幕傳達了影片的主旨,其中西語版的比較完整傳達意思   “Si tienes dudas sobre tu estado serologico,o el de tu pareja, el verdadero riesgo es silencio y no hace nada.” 「當你不知道你自己或伴侶的感染狀態時,真正的危險是沉默的」。接下來便建議了在這種充滿疑慮的狀況下,可能可以做的事:在48小時內到醫療院所進行暴露後的預防性投藥 (簡稱PEP)。

什麼是暴露後的預防性投藥啊?這一長串字實在是非常繞舌,如果說要比方的話,暴露後的預防性投藥有點像是事後避孕藥,都是在事後吃 (而且要盡快!) 服用後是可以降低風險的。不過HIV的「事後藥」在藥房是買不到的,而且也不是吃一顆就夠了,要連續吃28天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到底何種狀況下需要進行PEP?哪裡可以獲得這樣的藥物呢?又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關於這種「事後藥」的細節,爽歪歪網站性愛達人單元的「什麼是預防性投藥」有頗為詳細的介紹喔!

至於這支短片,礙於尺度關係,要請各位自行連結到YouTube上觀賞了。這支短片其實示範了衛教用途的影片,是可以用更貼近社群的方式呈現,這也就是為何洨編要推薦這支有衛教意涵影片囉!

影片連結在此 (提醒:這部影片可能不適合某些使用者觀看。依據《YouTube社群規範》規定,這是設有年齡限制的影片,需符合規範並以帳號登入確認者符合年齡限制者才能觀看。)

最後,實務工作者的經驗顯示:前來尋求PEP者,有相當比例的人,其實沒有風險或是風險很低可忽略,但仍然很焦慮;但也有相當比例的求助者的確有感染風險,每次來都很焦慮,卻又重複讓自己暴露在同樣的風險中而反覆前來。這些都顯示要解決疑慮,或許不只是要知道有PEP這種預防方式,還包括對疾病的正確認知、認識,以及有更深層的思考。這些在本網站性愛達人的單元 (如「怎樣會感染?怎樣不會感染?」 「常見不戴套的原因與解決方法」 ……)中,都有相關資訊可以參考喔!

責任編輯、編譯:阿上 (熱線愛滋小組義工、爽歪歪網站執行編輯)
2014-11-14

【美國/快篩】141114 HIVPLUSMag.com:洛杉磯三溫暖提供免費居家HIV快篩

洛杉磯三溫暖提供免費居家HIV快篩
The New Bathhouse Vending Machines That Offer Free At-Home HIV Tests

2014-10-30  by Katie Peoples on HIVPLUSMag.com
翻譯:V太太 (queerology駐站作者)

為了對抗愛滋感染人數的不斷增加,「愛滋健康基金會(AIDS Health Foundation, 以下簡稱AHF)和美國國內一家連鎖同志三溫暖FLEX SPA合作,在其位於洛杉磯的分店內設置自動販賣機,免費提供居家使用的HIV快速唾液篩檢工具組。

這個快篩組利用唾液篩檢試劑檢測HIV-1和HIV-2病毒,受試者可於20分鐘內得知篩檢結果。三溫暖的客人們只需和工作人員取得一組特殊的代碼,就可以透過三溫暖內的自動販賣機免費取得快篩工具。

UCLA醫學院傳染病分部的教授克勞斯納(Jeffrey D. Klausner)醫師表示,「在洛杉磯的性俱樂部(Sex Club)裡利用販賣機推廣HIV快篩確實是一大創舉,而這樣的創舉也代表了研究者、社區組織和商機三者間成功合作的可能。」

FLEX三溫暖同時利用自願的匿名問卷調查進行此方案的評估管理,透過調查了解快篩使用者的年齡層、是否為第一次篩檢、以及取得快篩工具是否為自用等資訊。

而AHF則預計透過發放的快篩組總數、發送的日期和時間、快篩工具使用者中和AHF的24小時服務熱線連絡的人數、在AHF的轉介下完成兩次醫師面談的人數,以及病毒量呈現減少趨勢的使用者人數等面向,對這個方案進行評量。若方案有顯著的成顯,AHF將進一步在亞特蘭大和鳳凰城兩市內的同志三溫暖設置類似的販賣機。

AHF理事長米族諾(Lori Mizuno)指出,「就像買口香糖一樣簡單,現在擔心自己有感染風險的人可以輕易地從販賣機取得免費的居家HIV篩檢工具,並在幾分鐘內就知道自己是否感染。」

這些販賣機將愛滋的討論帶回一切的起點。在愛滋危機的高峰期  (譯者按:這裡指得是愛滋病毒剛爆發,卻無藥可醫,在男同志社群中造成廣大死亡數的八零年代),為了防止病毒的傳播,許多男同志三溫暖遭到勒令停業,尤其在舊金山地區。

而在洛杉磯,某些三溫暖得以繼續營業,但被規定必須提供給客人HIV篩檢服務,同時三溫暖客人在進行性行為時,必須使用保險套。然根據2003年時由洛杉磯衛生局所進行的一項調查指出,超過10%的三溫暖課人並未於性行為過程中使用保險套。

AHF目前已於洛杉磯、鳳凰城、亞特蘭大和克里夫蘭等地的三溫暖內提供免費的保險套。
「FLEX很高興可以有這個前所未有的機會和AHL合作。」FLEX三溫暖的執行長沙波瑞多(Todd J. Saporito)表示,「這是一個很特別的機會,讓我們得以向消費者伸出手,推廣健康資訊,並且喚起人們對這個議題的重視。」

網址:http://www.hivplusmag.com/testing/2014/10/30/new-bathhouse-vending-machines-offer-home-hiv-tests

SongYY說明
美國「愛滋健康基金會」和三溫暖業者合作,設置快篩販賣機,讓快篩取得更便利。其他國家在愛滋防治上的創新,是刺激我們思考的絕佳契機,然而不同社會底下的不同脈絡更不能被忽視。在台灣,「社會壓力、歧視」和「普遍的愛滋知識不足」,都讓當事人在自我篩檢後陽性結果時,有令人擔憂的狀況:以近期為例,CDC(疾病管制署)採購發給地方衛生單位的「愛滋病毒唾液篩檢試劑」因即將過期,而在不同場合大量免費贈送,而事後的確有工作者接到案例,當事人是在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發現自己感染,輾轉找到工作者哭訴求助。這顯示了若要推廣自我篩檢,相較美國,在台灣的社會氛圍下,可能需要更完善的配套。
爽歪歪網站特別寫了一篇十個篩檢出陽性者最常擔心的問題-給拿到「愛滋病毒唾液篩檢試劑」的朋友》,提供非預期而篩出陽性的朋友參考,文中列出10個剛剛篩檢出陽性者最常擔心的問題,提供簡短摘要的回答,並附有相關的資源連結、可諮詢的團體與電話。也歡迎大家轉貼給有需要的朋友!

2014-11-12

【法國/研究期間報告】141029 The Body Pro 網站:「有需要再吃」的暴露前預防性投藥可能可以顯著降低HIV感染風險;這也使得IPERGAY研究暫停

「有需要再吃」的暴露前預防性投藥可能可以顯著降低HIV感染風險;這也使得IPERGAY研究暫停

2014-10-29 Myles Helfand/TheBodyPRO.com 網站
翻譯:熱線愛滋小組

SongYY說明:許多新的研究發現,讓人對愛滋防治的未來充滿不同的想像,這個法國有關於暴露前預防性投藥(PrEP)的服藥策略研究,便開啟了一個防治上可能的新方向。但是在解讀這則報導時需注意:
1. 這只是期間分析報告,之所以先行向大眾公布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已發現實驗組的風險,可能與服用安慰劑的對照組有顯著差距時,倫理上不能再繼續讓對照組服用安慰劑,因此實驗需暫停並修改設計。
2.由於實驗並未完全完成,所以樣本數也不大,實驗時間也比預計的短;若加大規模、延長時間是否仍有同樣的結果仍未可知。
3.實驗數據均尚未公開,其他學者難已對其成效做具體評估,是否有如研究者自稱的有效。但可以確定,預防性投藥不太可能達到100%預防的效果。
最後提醒:實驗中的藥物舒發泰(Truvada, 成分為tenofovir/emtricitabine )在台灣很少醫院有這個藥;而如果是其他抗愛滋藥物以本研究中的方式服用,極可能沒有任何預防效果!台灣衛生當局也未核可任何抗病毒藥物在未感染者身上的PrEP預防用途。

一項臨床實驗的期間分析資料顯示,在高風險的男男性行為群體中,於性活動前後,服用短暫療程的暴露前預防性投藥(PrEP),似乎能顯著降低HIV的感染風險。根據該研究的官網29日的聲明,研究發現被視為非常可信,以至於這項法國主導、被稱為ANRS IPERGAY 的研究,即將揭盲*,並讓所有參與者都服用舒發泰(Truvada)。。

*譯註:這個實驗一開始是雙盲實驗:將志願者分成兩半,一半服用抗病毒藥物舒發泰,另一半則服用安慰劑;而且志願者和研究者都不知道誰服用真的藥物、誰服用安慰劑。雙盲實驗完成後,根據保密的資料把每個病人用的藥和實際的效果對應起來,看用藥效果是否好於用安慰劑,就是揭盲或破盲。

這份出乎意料的聲明是在IPERGAY試驗開始不到三年即發表,這項研究原本規劃最終要納入1900位法國與加拿大的志願參與者,但目前大約參與者為400人。隨機的雙盲試驗(以安慰劑作為對照組)設計的目的在評估在MSM群體中,一項獨特的服藥策略「有需要才服藥」:

  • 在性行為前2~24小時,志願者服用兩顆實驗的藥劑 (可能是舒發泰或是安慰劑)(譯註:看此志願者被分在哪一組) 時間上最晚是2小時前,最早則不能超過24小時前。
  • 在持續有發生性活動的期間,志願者每24小時再服用一顆
  • 志願者若不再發生性活動,則在性活動期間最後一顆之後的24小時,再服用一顆。

根據官方聲明,IPERGAY研究的資料安全監測委員會(DSMB)最近檢視了揭盲後的期間資料,發現 “在有需要再用的投藥組中,感染HIV的風險有非常顯著的降低 “。

雖然沒有提供任何具體的數據,公告中註記說明風險降低的程度,比另一個研究iPrEx還要高上許多。iPrEx研究是導致美國食藥署核准舒發泰作為每日服用的暴露前預防性藥物的關鍵研究之一。iPrEx研究發現高風險的男跨女跨性別以及男男性行為群體中,經常性服用可降低42%的感染風險,而研究志願者的藥物水平發現,有一直規律使用者的風險可降低比例增至92%。一項後續的標籤公開性 (譯註:標籤公開性方式,即研究者及實驗者都可以知道實驗者所屬組別。)延伸(OLE) 研究進一步顯示,每周至少吃四顆的志願者,沒有感染HIV的案例。

IPERGAY的公告與英國在10月16日公告的PROUD研究結果吻合。PROUD研究以高風險的男跨女跨性別以及男男性行為群體為受試者,並將受試者分為兩組,一組立即使用暴露前預防性投藥,另一組則原需等待12個月才能開始使用。但資料安全監測委員會(DSMB)發現在有投藥組中,風險相較另一組顯著降低,實驗設計也因此改變了。(譯註:原先要等12個月才能服藥的受試者,改變成也可立即服藥)

iPrEx研究的總主持人,Robert Grant在TheBodyPRO網站的專訪中表示:「IPERGAY和PROUD研究的結果非常鼓舞人心,顯示了暴露前預防性投藥的效果是強大的,而且暴露前預防性投藥應該盡早提供給需要以及想要他的人。」

然而Grant認為,由於IPERGAY的聲明而使暴露性預防性投藥的給藥策略有立即性改變,還言之過早。

他說:「這些發現的細節都還未能取得。我認為結果顯示有高度效果是好事,但我需要知道到底效果有多好,以及是否有任何使用PrEP的人由陰性轉為陽性,如果有又是在怎樣的條件下發生的。我想在我們抱持『有需要才吃』和『每天都吃』效果一樣好的想法之前,我們需要知道這些細節。」

任職洛杉磯郡公衛部HIV防治的流行病學者,也是研究倫理學者Walt Senterfitt也持同樣的想法。他向TheBodyPRO網站說明:「因為我們還沒有實際試驗的數據,我們尚不能回答一些重要的問題,這些問題在媒體討論上都被過度簡化了。目前而言,關於PrEP的訊息發布不應改變,但我們有了另一個理由敦促我們要更快讓其普及,並持續追蹤在實際上各不同族群—如女性、跨性別、以及成癮藥物靜脈注射者—的效果如何。」

根據官方聲明,完整的IPERGAY試驗結果理論上應該在明年年初可取得。在此同時,基於資料安全監督委員會的發現,贊助IPERGAY研究的法國國立愛滋研究機構,立即讓所有的研究參與者都可以獲得舒發泰。聲明中指出,研究仍會再持續一年以確保需要時才吃的PrEP有持續的長期效果,同時也評估其長期的安全性。

新聞出處:http://www.thebodypro.com/content/75162/on-demand-prep-may-significantly-reduce-hiv-risk-i.html

延伸閱讀:性愛達人–什麼是預防性投藥
https://gplus.org.tw/sex/sex-1/sex1-3

2014-11-07

【美國/校園談性】141104 ETtoday:哈佛大學開設「肛交學習課程」 教大家正確性愛姿勢/爽歪歪節譯外電:哈佛大學主辦學生與承辦單位的理念及回應

SongYY說明

哈佛大學11月2日~8日為學校一年一度由學生所規劃的性愛週(Sex Week),期間舉辦多場講座、工作坊等活動;今年和往年不同的是,其中一個活動是名為 「What What in the Butt:肛交101」(註:What What in the Butt是一首2007年關於肛交的話題歌曲,南方四賤客也曾翻唱,工作坊故意借用其名稱) 的肛交工作坊,此事被媒體渲染報導後,在美國引發諸多包括正反意見的熱烈討論。引發討論的肛交工作坊,哈佛學生是找來了位在麻州布魯克林的性正向商店 Good Vibrations合作,由Good Vibrations的專家來教授關於肛交的知識。

為何要在大學殿堂中討論肛交?負責規劃的學生、以及執行工作坊的Good Vibrations,又各有何理念與想法?赫芬頓郵報和MTV.com,分別訪問了負責工作坊的機構Good Vibrations的性學專家,以及主辦性愛週的哈佛學生Kirin Gupta,訪談內容中傳達的訊息、對性的正向態度,很值得我們參考。爽歪歪特別節譯這兩篇報導的片段,附在國內媒體報導之後。

哈佛大學開設「肛交學習課程」 教大家正確性愛姿勢

2014-11-04 ETtoday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d2b2bt9w9zt1ygu4qerd本周是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的「性愛周」,學生社團已連續舉辦四年了,期間會開設性愛相關課程和講座,內容包括講解性愛正確姿勢、觀念等,「性」不再是禁忌話題,今年哈佛大學特地開設「肛交學習課程」。

據《今日俄羅斯》報導,「肛交學習課程」介紹了事前準備工具,例如:「潤滑劑」、「專用玩具」等,課程內容包括肛交者動機、打破肛交傳統迷思、如何將肛交做好等。

有些學生對於「性愛周」有熱烈的反應並表示支持,但有些人對於這些課程的看法並不是這麼樂觀,商學院學生茉莉(Molly Wharton)表示,雖然投入時間和資金,但其中有些部分真的是「徹頭徹尾的庸俗」。

新聞出處: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1104/421418.htm

原文報導

Harvard University Offers ‘What What In The Butt: Anal Sex 101’
哈佛大學提供 “屁屁裡有什麼:肛交101” 工作坊

2014-11-05 The Huffington Post   作者:James Nichols

爽歪歪節譯:

Good Vibrations (工作坊的承辦單位) 的性學專家 Carol Queen 對赫芬頓郵報談到這個工作坊:

我們過去曾和哈佛性愛週合作過,當他們今年在來找我們時,我們非常高興能派我們最有經驗的外展講師來作這次的演示。我們的性健康外展工作坊(Good Vibration Sexual Health Outreach Workshops,簡稱GV-SHOW) 的講師經常到異地對學校、NGO(非政府組織)和社區演講,也帶著 Good Vibrations 的觀點:正確的資訊,以及對性正向的、包容性的焦點。

 

我們對於規劃性愛週的哈佛學生今年想要在主題中包含肛門性愛感到尤其高興,因為這是一個許多人都好奇與有興趣的主題,但是從事時必須要有一定的知識—而這些知識很少在性教育課堂中提及。像許多人以錯誤的方式進行,可能會有大問題:小則疼痛、不舒服,大至性傳染病。肛門性愛或許不是每個人的菜,但其普遍程度可能超過許多人所認知的。而性愛週的學生製作團隊和我們立場一致:我們希望人們對於肛門性愛足夠了解,再決定是否要嘗試;而如果他們的確嘗試了,我們希望他們有如何保持安全與健康的資訊

新聞出處:http://www.huffingtonpost.com/2014/11/05/harvard-anal-sex-class_n_6102804.html

原文報導

Harvard Sex Week Organizer Defends ‘What What In The Butt’ Workshop
哈佛性愛週主辦人為肛交工作坊辯護

2014-11-04 MTV.com 作者 Marty Beckerman…

2014-11-02

【加拿大/關聯性研究】141030 蘋果日報:擁20性伴 降攝護腺癌風險/附爽歪歪說明:小心標題誤導

SongYY說明:
報導中的研究是相關性研究,經由問卷統計後發現性伴侶人數和罹患攝護腺癌之間有相關性,但在媒體自我推論下中變成了因果關係,如三立新聞網《 降低前列腺癌 研究:先找20名女啪啪啪,若找男會高2倍》、NOWnews《加拿大研究:和20位以上女性嘿咻能降低前列腺癌風險》以及本則蘋果日報的報導,標題都有誤導之嫌。究竟原本的研究如何進行?推論和媒體報導又有何偏差?男同志性伴侶多真的會增加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嗎?爽歪歪在蘋果日報的報導後,有外國媒體報導的節譯,可以作為對照。

擁20性伴 降攝護腺癌風險

2014年10月30日 蘋果日報 邱俊吉╱綜合報導

國外最新研究指,男性與愈多女性發生性關係,罹攝護腺癌風險愈低,若女伴累積逾二十人,風險可降兩成八,得其他致死率較高的癌症風險也可減一成九。國內醫師說,這是首次有研究發現性伴侶多竟可防癌,但不建議男性藉擴增女伴抗癌,攝護腺癌有多重原因,僅靠性交,防癌效果有限。

別亂擴增性伴侶

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問卷調查該校約三千兩百名,參與「攝護腺癌與環境研究」者,分析其性生活頻率與該癌相關性,獲上述結果。

研究推論若射精頻率高,恐致癌的有毒物質不易堆積在攝護腺,而性伴侶多,射精數應會增加。研究另發現,獨身者得攝護腺癌風險,比有伴者高約五成;而有男男性行為、且曾與逾二十名男人性交者,罹癌機率較不曾有男男性行為者高約五成,推測可能是肛交造成攝護腺擦傷發炎,常發炎會提高癌化機率。研究日前已刊於《癌症流行病學期刊》。

醫界一般認為,攝護腺癌的成因與遺傳、吃太多紅肉等都有關。高雄榮總泌尿科主治醫師簡邦平說,常射精可排出較多毒物之說雖合理,但性生活與攝護腺癌相關性,醫界尚無法確認,勿因此擴增性伴侶。林口長庚泌尿科主治醫師簡黃世聰認為,性伴侶多者性能力應不差,性能力衰退者常有心血管疾病,「別說罹癌,可能連壽命都較短。」

「自慰應也有用」

三十歲上班族林益鈞說,若多射精可防癌,「宅男常自慰應也有用。」四十四歲民眾吳思惟質疑該研究,「那應有很多和尚、神父得攝護腺癌,但事實好像沒有。」

新聞出處: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1030/36177544/

爽歪歪節譯外國媒體報導此研究

研究方法:

研究者針對3208位男性做問卷調查。其中1590位曾在2005年9月到2009年8月之間被診斷出攝護腺癌,而另外1618位組成對照組,來源是選舉人名冊與當地居民,兩組年齡相符合。

研究結果:

無性經驗男性,罹癌比例幾乎是有性經驗者的2倍。
有超過20個女性性伴侶者,罹癌風險和僅有一個性伴侶者相較,降低28%。
有超過20個男性性伴侶者,罹癌風險是無男性性伴侶者的2倍。
有1個男性性伴侶者,罹癌比例和無男性性伴侶者並無任何差異。
第一次性經驗發生的年齡,和罹癌風險無關聯性。
是否得過性病,和罹癌風險無關聯性。
(這些都只是有相關性,研究並無證實因果上的關係。)

實驗推論:

除了蘋果日報報導中有提到可能是因射精次數多寡造成外,關於性伴侶是男性的部分,研究者在多倫多太陽報採訪中自己都表明,關於男男性伴侶多罹癌比例高,可能是因為攝護腺在肛交過程中常受傷,僅是「猜測意味極重」的推論。

其他研究者對此研究推論的質疑:

如果曾罹癌者,填寫問卷時的誠實度,和未罹癌者不同,則可能造成結果差異,而不必然和射精次數有關。
如果有較多性伴侶者,較容易注意到攝護腺的健康狀況,也可能造成結果的差異。
在長期穩定關係中的男性,可能較常去做健康篩檢而能早期檢出異常狀況,因此發展成癌症的機會也和沒有在穩定關係中者不相同。

參考媒體報導:

141029 英國衛報Shortcuts Blog:Does sex with more than 20 women really protect against prostate cancer?
http://www.theguardian.com/society/shortcuts/2014/oct/29/does-sex-protect-against-prostate-cancer#start-of-comments
141028 多倫多太陽報:Men with more sexual partners have lower risk of prostate cancer: Study
http://www.torontosun.com/2014/10/28/men-with-more-sexual-partners-have-lower-risk-of-prostate-cancer-study
泌尿學時代 Urology Times:Number of sexual partners linked to PCa risk
http://urologytimes.modernmedicine.com/urology-times/news/number-sexual-partners-linked-pca-risk?page=0,0

原始論文:

140929 Cancer Epidemiology Sexual partners,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and prostate cancer risk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5277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