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20

【中國/性工作者】111220 中國新聞網:杭州調查男男性服務人群

中新網杭州12月20日電(記者 沈蘭 通訊員 施水泉)

隨著男男同性戀人群生活的逐漸顯化,接踵而來的一個特殊群體即男男性服務人群(英文名為money boys 縮寫為MB)。MB傳播愛滋病、性病問題不容忽視。以杭州市疾控中心性病愛滋病防制所所長羅艷領銜的科研小組,通過二年的努力,進行的《杭州市男男性服務人群在愛滋病/性病感染狀況及相關影響因素研究技術報告》課題以詳實的調查數據說明這個嚴峻的問題。今天通過浙江省級專家組的評審,並獲得較高的評價。

據羅艷介紹,這次研究共調查了259名MB,是近一年裡為男性提供過商業性服務的男性,並得到知情同意。這些人中,年齡最小18歲,最大41歲,未婚者占94.2%,外省來杭人口占81.1%。文化程度以初中(20.1%)和高中/中專(61.4%)為主,大專以上占15.1%。MB為兼職的人群職業分布廣泛,以娛樂場所服務員居多,占32.0%。

調查顯示,這259名MB,愛滋病病毒感染率為10.4%,梅毒陽性率為14.3%,B肝表面抗原陽性率8.1%,丙肝陽性率0.4%。均高於非商業性男男同性戀者。研究對象中以外省人口為主,占81.1%,其中66.8%的人在本地居住時間小於3個月,提示此類人群的流動性較大,大大增加了愛滋病在不同地區間傳播的危險性。

另外,最近6個月,0.4%的調查對象與男性發生商業性肛交性行為時從未使用安全套,12.75%有時使用、有時不用,而10.76%的調查對象與男性發生商業性口交性行為時從未使用安全套,32.67%有時使用、有時不用,均高於前者。研究對象中既同性又異性即雙性戀的占43.2%。值得重視的是,在非商業異性性行為時,只有49.21%的研究對象每次使用安全套,這些研究對象中的愛滋病感染者很有可能通過雙性戀行為將愛滋病傳播到普通人群,造成嚴重危害。

據悉,這次調查的MB中,對於愛滋病及其預防知識缺乏深入了解,甚至還存在一些錯誤認識:20.1%的人認為和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共同進餐可以感染愛滋病;44.1%的人認為蚊子叮咬可能傳播愛滋病;29.4%的人認為看上去健康的人不可能攜帶愛滋病病毒。更有甚者,高達59.7%的人認為自身沒有感染HIV的危險,風險意識十分淡薄。

專家認為,MB人群是公認的隱蔽群體,由於從事特殊的性服務工作使得該群體更為隱蔽,常規的宣傳與干預活動往往難以觸及。本次調查發現網絡、免費宣傳材料、電視是他們獲取愛滋病防治信息的主要途徑。互聯網以其隱匿、便捷、覆蓋廣泛成為開展健康教育的良好載體,可以將信息傳達至日常難以接觸的隱蔽人群。

因此,在針對MB人群的宣傳教育中,應在利用大眾傳媒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互聯網這一新興媒體的作用。此外,為促進MB對免費自願諮詢檢測服務的利用,健康教育者應深入到MB活動場所,開展有針對性的宣傳促進工作,正確傳達有關信息,提高MB人群對自身行為危害性和免費自願諮詢檢測的認識。

文章出處: http://www.chinanews.com/jk/2011/12-20/3546148.shtml

2011-12-17

【國際/疾病防治】111216 新華網:“無國界醫生”呼籲繼續向全球抗擊愛滋病、結核病和瘧疾基金捐款

新華網日內瓦12月16日電(記者王昭)

       國際醫療救援組織“無國界醫生”主席溫尼‧卡魯納卡拉16日呼籲國際社會繼續向全球抗擊愛滋病、結核病和瘧疾基金(簡稱全球基金)捐款,幫助發展中國家防治這三種疾病。

  卡魯納卡拉說,發展中國家愛滋病、結核病和瘧疾防治工作很大程度依賴全球基金的資助,基金撥款每年能挽救100萬人的生命。但一些捐款機構截留或延遲支付此前承諾的捐款,甚至不再捐款。由於財務壓力,2014年前全球基金已無力向新的防治項目撥款。

  卡魯納卡拉表示,全球愛滋病、結核病和瘧疾防治工作近年來取得積極進展,各國應在已有進展上繼續前行,並運用最新科研成果遏制這三種疾病傳播。他說,受三種疾病影響最嚴重的發展中國家不僅無法繼續推進防治工作,而且可能要眼睜睜看著努力得來的成績倒退。以愛滋病高發國家烏干達為例,該國原本希望加大投資使更多愛滋病病毒攜帶者接受治療,現在這一計劃面臨落空的危險。

  卡魯納卡拉還說,全球現在處於扭轉疫情的歷史機遇期,捐款機構應繼續向全球基金捐款,讓受疫情影響的國家有能力把握機遇,實施大膽的抗疫計劃,扭轉疫情蔓延勢頭。

  “無國界醫生”是由醫護人員於1971年創立的志願性組織,為戰爭、天災和疫情受害者提供緊急醫療援助,並向弱勢群體提供救助。該組織目前在全球近70個國家開展醫療救援工作。

文章出處: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12/16/c_111250963.htm

2011-12-12

【國際/愛滋新知】111210 科技日報:愛滋病毒進細胞核關鍵機理揭開 阻斷該路徑或將成為對抗愛滋病的新方法

本報倫敦12月9日電(記者劉海英)

一科學小組最新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病原學》期刊上的論文稱,他們發現了愛滋病病毒進入細胞核,進而破壞人體免疫系統引發愛滋病的關鍵機理。這一發現為科學家提供了更有效對抗愛滋病病毒的新標靶,為未來愛滋病的治療帶來了新希望。
 
愛滋病病毒通過體液,主要是血液和精液傳播。病毒一旦進入血液,會感染包括巨噬細胞在內的免疫系統關鍵部件。病毒會進入巨噬細胞的細胞核,與巨噬細胞的DNA(去氧核糖核酸)結合,自行複製並擴散到全身各處。愛滋病病毒要進入到細胞核內,必須通過核孔複合體(NPC),這也是病毒通往細胞核的大門。但到目前為止,愛滋病病毒是如何通過核孔複合體的,其機制尚不得而知。
 
包括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研究人員在內的一研究小組研究發現,愛滋病病毒衣殼會與細胞核孔複合體上的Nup358蛋白綁定,進而讓病毒進入細胞核,與DNA結合。這個衣殼蛋白就如同一把鑰匙,打開了核孔複合體這把鎖,使得愛滋病病毒最終“破門而入”。
 
論文第一作者、倫敦大學學院的托爾斯滕•夏勒博士指出,過去幾乎所有的愛滋病治療都是瞄準病毒本身,但愛滋病病毒很容易發展變化,從而對藥物影響免疫,使藥物無效。這一新研究表明,瞄準宿主體內蛋白而不是病毒本身會更加有效。如果能夠設計出一種藥物,其標靶是蛋白,就會起到阻止病毒進化的效果。
 
領導該項研究的倫敦大學學院葛列格•托爾斯教授指出,對於愛滋病的治療來說,能夠領先一步來開發出新的治療策略非常重要。愛滋病發現以來,雖然科學家在治療愛滋病病毒感染的抗反轉錄病毒藥物的研究開發上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病毒對這些藥物的抵抗力也變得越來越強,使得該疾病的治療依然難有成效。在新研究中,科學家發現了允許愛滋病病毒進入細胞核的“鎖和鑰匙”。病毒一旦進入細胞核,就可以開始進行自我複製,然後幾乎是毫不受限制地在體內擴散。如果能夠使用藥物阻斷病毒進入細胞核的路徑,就能夠阻止病毒在體內的擴散,這將是一種對抗愛滋病病毒的新方法。

文章出處http://www.stdaily.com/big5/kjrb/content/2011-12/10/content_397710.htm

延伸閱讀
111208 PLoS Pathog (原始論文):HIV-1 Capsid-Cyclophilin Interactions Determine Nuclear Import Pathway, Integration Targeting and Replication Efficiency
http://www.plospathogens.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pat.1002439

2011-12-11

【臺灣/尖頭濕疣】111211 蘋果日報:口交助性長菜花 女多男3倍

口交助性長菜花 女多男3倍 患者20~30歲居多 乳房也會長

沈能元、高子航╱台北報導

許多人性愛時會嘗試口交,但口交也助長菜花病灶的範圍。根據國內一份千人菜花病例分析,有近一成患者,菜花病灶除在下體外,口腔處也「花」開朵朵,且女性口腔菜花病例,比男性多3倍,還有女性乳房也長出菜花。醫師表示,若與染有口腔菜花者深吻,也可能因此被傳染。
台大醫院泌尿部醫師陳偉寶日前在泌尿醫學會發表這份國內病例數最多的菜花研究,患者多數是20、30歲的年輕人。

男女病灶處不同
研究發現菜花病灶在下體之外,以口腔部位最多,約佔近一成,而口腔菜花病例,又有女多於男,且男女「病灶大不同」特性。
陳偉寶出,依研究所顯示的病例數,女性口腔菜花病例數,比男性多約3倍,推測是在為男性口交時被傳染,也因此其病灶集中在上顎、咽喉、扁桃腺、舌根、口腔兩側黏膜等,凡口交時男性生殖器「行經」處均難倖免,冒出肉色或白色點狀凸起物。
男性口腔菜花病例,病灶處則集中在舌下,陳偉寶認為這是因在口交過程,男性主要是舌頭接觸到女性下體,且舌下潮濕適合菜花生長有關。口腔菜花病例共同點是「上下一起開花」,也就是下體全長菜花。

不治療恐癌病變
研究中並發現兩名女子分別在乳暈、乳頭長菜花,這兩名女子年齡在20多歲與30歲間,兩人均指性愛時,男伴曾以生殖器磨蹭其乳房,後來乳房處冒出群聚白點菜花。
陳偉寶表示,治療下體菜花主要以雷射、電燒等方式為主,但口腔、乳房菜花治療則以口服抗病毒藥物為主。
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也收治數例口腔菜花病例,他提醒菜花傳染途徑主要是性行為,但若與有口腔菜花者深吻,也有可能被傳染,且菜花若不治療,還有可能引發癌病變。

菜花注意事項
.固定性伴侶、性愛全程使用保險套,有助降低感染
.若下體、口腔、乳頭等部位,長出肉色點狀凸起物,有可能是罹患菜花應就醫
.若確認感染菜花,自己與性伴侶都要接受治療
.菜花若不治療,碰觸時易流血,還可能引發癌病變
.若發現伴侶下體、口腔等部位出現異物,應暫停與其性愛,並要求其進行治療
資料來源:陳偉寶醫師、趙昭明醫師

文章出處: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3879665/IssueID/20111211

延伸閱讀
SongYY網站對菜花的介紹:
https://gplus.org.tw/know_3.asp?KNOID=KNO08101717324552&myarea=5&page=1
100826 羅一鈞醫生部落格《心之谷》:關於生殖器菜花的常見疑問
http://heartvalley.blogspot.com/2010/08/blog-post_26.html
100103 聯合報元氣週報:肛門內菜花 會否春風吹又生?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229212

TAG:其他性病

2011-12-11

【臺灣/匿篩倫理】111207 自由時報:匿名男愛滋陽性 新竹市衛局急尋人/111210 苦勞網:破壞信任將帶來更大的防疫缺口

匿名男愛滋陽性 新竹市衛局急尋人

記者陳維仁/竹市報導
配合「世界愛滋病日」,新竹市衛生局日昨發起全民免費愛滋篩檢活動,連日來共有近兩千人參與抽血檢驗,發現其中有一人呈陽性反應,但這名疑為愛滋帶原者民眾,卻是匿名篩檢且提供假的電話號碼,市衛生局焦急的發動「找人大作戰」。

新竹市衛生局官員表示,絕對會對當事人的身分保密,並依法給予一切必要的協助,呼籲這名前往中一醫事檢驗所參加全民免費愛滋篩檢活動的男性民眾,主動就醫或與衛生單位聯繫(防疫專線:526-4094),再一次接受抽血送衛生署複驗,如果確認感染愛滋病,應儘早接受治療。

新竹市衛生局配合十二月一日「世界愛滋病日」,十一月二十二日到十二月四日推出全民免費愛滋篩檢活動,期間共有十個篩檢點,提供具名或匿名檢驗。

另假日期間,衛生局也與台灣紅絲帶基金會合作,在鬧區街頭與夜店辦理篩檢。

衛生局昨天統計結果,共有一千九百二十六人接受篩檢,其中一人呈陽性反應。

竹市衛生局表示,到去年四月為止,國內累計通報愛滋病毒感染人數已達一萬八千八百多人,而實際感染人數估計為已通報人數的一點五倍到兩倍之多。

文章出處: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dec/7/today-north8.htm

破壞信任將帶來更大的防疫缺口
2011/12/10 苦勞網公共論壇

王鐘銘 (綠黨中執委)

根據報導,新竹市衛生局在一場匿名愛滋篩檢的活動後,發現一人呈陽性反應,因此發動了「找人大作戰」。這則新聞應該令人擔心的地方,不在於那一位陽性反應的匿篩者有沒有被找出來,而是這樣的新聞已經嚴重破壞了篩檢者對篩檢單位的信任。這則新聞與日前愛滋器捐事件後,有人提出在健保卡上註記的作法類似,對防疫毫無好處,反而造成更大的防疫缺口。

不管是找人大作戰還是健保卡註記,所抱持的想法就是要搜索和追蹤每一個感染者。我們姑且不討論這種搜索和追蹤到底對防疫有沒有必要性,就算我們假設搜索和追蹤有其效用,事實上這些措施也只會造成反效果。這則大張旗鼓找人的新聞一出,等於是宣告匿名性無法得到保障,那麼進行篩檢的顧慮會提昇,而意願當然就大為降低。比起找不到一個感染者的風險,讓更多潛在的感染者不信任愛滋防治相關公部門、不信任匿名篩檢,將帶來更大的風險。

更進一步來說,愛滋防治中有一塊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去污名化。在污名嚴重的情況下,感染者去篩檢和去就醫都變得更加困難,因而造成黑數爆增。污名是防治的最大障礙,而當這些找人大作戰和健保卡註記的訊息在社會中不斷造成恐慌,不管是對感染者還是民眾來說,其後果就是污名變得更嚴重。

負責愛滋防治的衛生局身擔重任,不應該再有這種輕率的行為出現,否則就是置感染者的人權和全民的健康於險境之中。

文章出處:http://www.coolloud.org.tw/node/65404


[SongYY提醒您]
HIV篩檢如果是具名的,當被篩檢出來是陽性,依法篩檢單位會立即通報疾病管制局,受篩檢者將會進入全國的通報系統而被管制。進入通報系統意謂著,接下來人生,將持續成為全國衛生單位追蹤的對象,如果具有外國籍,也將立即被遣送回原國籍地。

對於尚未完全瞭解篩檢、或愛滋相關知識的朋友,或是你從沒有準備好自己是陽性感染者的朋友,對於以下提醒的事項請務必注意!
依照2008年同志諮詢熱線對公部門篩檢單位所做的評鑑,有些單位在資訊提供上不夠清楚,可能混淆「具名篩檢」和「匿名篩檢」,使受篩者在未知的情況下,事後個人隱私和權益受到影響。例如:有時雖稱為「匿名篩檢」,卻以其他理由要求受篩者填寫部分個人資料,如電話或出生年、身份證字號某些數字等。這些局部的個資,是可能拼湊出真實的特定個人身份。事實上,如果真的是「匿名篩檢」,不應該填寫任何「真實的」個人資料。
如果篩檢人員要你填寫的理由,是為了查詢篩檢結果時可以辨識你的身份,那請你在填資料時用「非真實」資料替代即可。以免造成事後不可挽回的後果。

愛滋匿名篩檢並不等於防治愛滋,篩檢的結果只會讓你知道篩檢前三個月(空窗期)是否感染HIV的身體狀況,篩檢並不會直接幫助你預防愛滋。真正要預防hiv感染,請詳細瞭解愛滋相關的知識,正確全程使用保險套,避免危險的性行為模式。

也請慎選「依法有提供篩檢前諮詢」、「尊重受篩者篩檢自主權」的篩檢單位!!

【HIV篩檢注意事項】 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愛滋小組整理

1.篩檢同意權

篩檢進行前,受篩檢者有權利得知,且諮詢員有義務告知關於篩檢相關訊息。
受篩檢者獲得充分資訊且同意後方可進行篩檢。

下列是一些重要的問題:
A.本次篩檢服務是由什麼單位提供?
B.本次篩檢的方法與項目有哪些?
C.本次是具名還是匿名篩檢?
D.篩檢的檢體與結果是否會被做為其他研究使用?

2.篩檢提問權

在篩檢的過程中,若是對篩檢流程本身、性病、性行為等有任何的疑問,我們都有權利詢問諮詢員,千萬不用覺得害羞,
因為篩檢前諮詢是我們解除疑惑的重要管道。

3.拒絕篩檢權

當我們在篩檢過程覺得不舒服,如環境不夠安全、篩檢員的態度不佳等,或者是我們還沒有準備好接受篩檢的結果時,我們有權利於篩檢中的「任何時段」拒絕或中止篩檢。

資料來源: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愛滋小組「2008男同志空間HIV篩檢評鑑報告書」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30913

TAG:愛滋篩檢

2011-12-08

【國際/醫療案例回顧】111206 新華網:美國男子成世界愛滋病痊癒第一人 患愛滋達10年

編按:此案例新聞已於2009年6月以及2010年12月為媒體所報導,此文為同一個案的回顧報導。該個案2011年11月的追蹤結果,仍然未發現病毒存在。

愛滋病一直被科學家認為是絕症,然而如今卻有一名愛滋病人被治好了,而且是徹底根治了。這位美國舊金山的50歲白人男子,曾經被愛滋病糾纏了整整10年。去年在德國的一所醫院接受治療,在經過骨髓治療後,一個由德國三所大學醫學部研究人員組成的七人小組在著名科學雜誌《血液》上發表在線論文稱,“我們的研究結果證明這個病人的愛滋病被治癒了”。據紐約時報報導,舊金山市立總醫院愛滋病診所近日稱,蒂莫西布朗體內再無檢測到HIV病毒的記錄。這應該是一個激動人心的結果。自愛滋病病毒1981年被發現以來,世界上還從未有任何一位病人被治癒。 

愛滋在他體內寄居了10年
奇跡發生在德國柏林的夏洛特醫院,故事主角是美國人蒂莫西布朗。他自從2000年被查出感染愛滋病後,就一直在這裏治療。他的對手則是30年前被發現之後迅速肆虐全球,殺死了成百上千萬病人的愛滋病。
在布朗治癒前,它已在他體內寄居了10年。在積極的治療下,愛滋病毒並沒有經常找布朗的麻煩。但不幸的是,在2007年,這個倒霉的男人被確診為嚴重的骨髓性白血病。在兩種“絕症”的夾擊之下,他幾乎失去了生存下去的希望。
愛克哈德 迪爾是布朗的主治醫生,他想通過一次骨髓移植同時解決這兩大難題,實現一箭雙雕。

治白血病順便治好了愛滋
夏洛特醫院臨床主任醫生愛克哈德 迪爾,這個主攻血液學和腫瘤學的醫生決定進行一個大膽的嘗試。
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美國的一些科學家曾經發現,有一些人天生不會受到愛滋病毒的感染。這些人群的幸運之處就是缺失CCR5基因。布朗非常幸運,在與他配型成功的60名骨髓捐獻者中,就恰好有一位缺失CCR5基因的人!
然而2007年2月,當布朗接受移植手術後,捐獻者的骨髓開始在他的體內運作,新生成的細胞具有CCR532缺陷型基因。奇跡一個接一個的誕生。迪爾醫生發現,隨著骨髓不斷地造血,布朗的白血病逐漸康復,而且體內新生成的細胞具有令人興奮的基因缺失!布朗體內的愛滋病病毒在慢慢地消失。
2009年,夏洛特醫院的醫生們在全球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把布朗的狀況描述為“通過骨髓移植長期控制了愛滋病毒”。

“布朗奇跡”絕非易事
科學家表示,這個德國病人被治癒的過程就像“被閃電連續擊中好幾次的小概率事件”。一個被愛滋病毒感染的白血病患者,一個對愛滋病毒“免疫”的骨髓配型,一個能付得起巨額醫療費的錢包,這些要素缺一不可。
目前,幹細胞或骨髓移植常用於癌症治療,但沒有人知道這種手術需要承擔多大的危險。它涉及利用強力藥物和放射物摧毀人體原有的免疫係統,然後輸入捐獻者的骨髓,以重造一個新的免疫係統,而這種療法及其引發的併發症很有可能提高死亡率。
弗羅裏達疫苗和基因治療研究所科學部主任說,我認為我們已經離病毒越來越遠,離治癒越來越近。治療主要有兩種方法。其一是所謂的“殺毒治療”,即從患者身體裏消滅愛滋病病毒,其二是功能性治療法,不會消除病毒本身,但是能讓患者在不服用抗病毒藥物的情況下過正常人的健康生活。

揭秘 基因療法攻克愛滋之謎
研究人員推測,布朗之所以病情得到控制,是因為在他的兩個CCR5基因中有一個具有遺傳性的突變,這促進了基因療法的功效。
但是布朗的經歷促使科學家們在修改患者的基因密碼上更加努力,目的是使患者細胞如CCR5突變型基因天生就對愛滋病病毒免疫。這個努力已經在布朗身上實驗成功。
現在桑加莫生物科技公司已經開始這樣做了,正在開展一項從愛滋病病毒感染者身上採集細胞,嘗試用這種基因治療法來治療這些患者們,然後再重新輸回到病人體內。這種治療法通過引誘血細胞生產出鋅指核酸酶,這種酶可專門針對CCR5基因,破壞其功能。
輸入患者體內,一個月之後,患者將根據實驗,不再服用抗病毒藥物3個月。如預期一樣,病毒數量不再增長,且開始下降,在實驗最後階段,降至潛伏期一樣無法檢測出病毒來。患者的免疫細胞也開始增長。

文章出處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1-12/06/c_122386318.htm

延伸閱讀
111129 New York Times 紐約時報:New Hope of a Cure for H.I.V.
http://www.nytimes.com/2011/11/29/health/new-hope-of-a-cure-for-hiv.html?pagewanted=all
101208 Blood (血液期刊原始論文)︰Evidence for the cure of HIV infection by CCR5Δ32/Δ32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ttp://bloodjournal.hematologylibrary.org/content/117/10/2791

2011-12-07

【台灣/治療副作用新解】111205 台灣立報:愛滋脂肪移位新藥 盼納健保

記者史倩玲台北報導

愛滋感染者經常會出現脂肪移位現象,導致臉頰乾枯消瘦,影響愛滋感染者的社交生活。目前已經有新藥可供治療愛滋感染者脂肪移位,露德協會理事楊惠中指出,健保可考慮納入給付。

愛滋已可有效控制
台灣自1986年發現第一例本土愛滋病例,到目前已經邁入第26個年頭。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最新統計資料顯示,愛滋感染者人數為2萬2,491人。由於歷經醫學科技的發展,愛滋感染者的壽命與一般人並無差異。自從何大一於1995年將雞尾酒療法(HARRT)應用於臨床之後,愛滋病患者的死亡率大為降低。20多年前的感染者,現在還生活至今。愛滋如同糖尿病、高血壓等,雖無法完全治癒,但透過藥物可有效控制,社會對於愛滋感染者的接納程度也愈來愈高。

脂肪移位恐影響社交
然而,如果感染者在服用合併療法2年以上,常有不同程度的脂肪分布改變症候群(俗稱脂肪移位)現象。臉部皮下脂肪喪失的現象最明顯。手臂、腿部、腹部、臀部的脂肪也會喪失,脂肪層越薄的地方越明顯。讓原本身體機能健全的愛滋感染者,看起來就像病人,影響愛滋感染者的社交生活,

新藥為感染者福音
目前在微整型醫學已經出現治療脂肪移位的藥物3D聚左旋乳酸(PLLA;又稱「Sculptra」),可用來治療淚溝、蘋果肌凹陷、未老先衰的臉頰細紋、脂肪留失部位。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正式公告Sculptra為愛滋病患治療脂肪移位之藥物,並全額以健保給付。

美國美容醫學會(AAAM)醫師黃仲立指出,年輕的脂肪不僅具有保溫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具有支撐及維持彈性的功能。一旦脂肪萎縮體積減少,不但會產生凹陷的老化跡象,也暗示大規模的組織老化正在進行。而3D聚左旋乳酸是透過刺激部位產生大量膠原蛋白以增加體積,透過產生大量具有彈性的膠原蛋白,可以重塑因脂肪移位產生的凹陷萎縮,能使皮膚具有拉提緊實的功能。

黃仲立指出,一個3D聚左旋乳酸療程費用約10萬元,效果約可持續25個月,但目前僅運用在醫美領域較多。楊惠中指出,國內健保可考慮對愛滋感染者部分或全額給付3D聚左旋乳酸療法,讓愛滋感染者享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文章出處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13343

延伸閱讀
2011-12 康健雜誌:真實揭露10大熱門醫美風險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8263&page=5
091101 感染科醫師羅一鈞部落格《心之谷》:HIV患者脂肪移位的成因和治療(一)
http://heartvalley.blogspot.com/2009/11/hiv.html
091102 感染科醫師羅一鈞部落格《心之谷》:HIV患者脂肪移位的成因和治療(二)
http://heartvalley.blogspot.com/2009/11/hiv_02.html

2011-12-07

【台灣/治療副作用新解】111205 台灣立報:愛滋脂肪移位新藥 盼納健保

記者史倩玲台北報導

愛滋感染者經常會出現脂肪移位現象,導致臉頰乾枯消瘦,影響愛滋感染者的社交生活。目前已經有新藥可供治療愛滋感染者脂肪移位,露德協會理事楊惠中指出,健保可考慮納入給付。

愛滋已可有效控制
台灣自1986年發現第一例本土愛滋病例,到目前已經邁入第26個年頭。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最新統計資料顯示,愛滋感染者人數為2萬2,491人。由於歷經醫學科技的發展,愛滋感染者的壽命與一般人並無差異。自從何大一於1995年將雞尾酒療法(HARRT)應用於臨床之後,愛滋病患者的死亡率大為降低。20多年前的感染者,現在還生活至今。愛滋如同糖尿病、高血壓等,雖無法完全治癒,但透過藥物可有效控制,社會對於愛滋感染者的接納程度也愈來愈高。

脂肪移位恐影響社交
然而,如果感染者在服用合併療法2年以上,常有不同程度的脂肪分布改變症候群(俗稱脂肪移位)現象。臉部皮下脂肪喪失的現象最明顯。手臂、腿部、腹部、臀部的脂肪也會喪失,脂肪層越薄的地方越明顯。讓原本身體機能健全的愛滋感染者,看起來就像病人,影響愛滋感染者的社交生活,

新藥為感染者福音
目前在微整型醫學已經出現治療脂肪移位的藥物3D聚左旋乳酸(PLLA;又稱「Sculptra」),可用來治療淚溝、蘋果肌凹陷、未老先衰的臉頰細紋、脂肪留失部位。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正式公告Sculptra為愛滋病患治療脂肪移位之藥物,並全額以健保給付。

美國美容醫學會(AAAM)醫師黃仲立指出,年輕的脂肪不僅具有保溫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具有支撐及維持彈性的功能。一旦脂肪萎縮體積減少,不但會產生凹陷的老化跡象,也暗示大規模的組織老化正在進行。而3D聚左旋乳酸是透過刺激部位產生大量膠原蛋白以增加體積,透過產生大量具有彈性的膠原蛋白,可以重塑因脂肪移位產生的凹陷萎縮,能使皮膚具有拉提緊實的功能。

黃仲立指出,一個3D聚左旋乳酸療程費用約10萬元,效果約可持續25個月,但目前僅運用在醫美領域較多。楊惠中指出,國內健保可考慮對愛滋感染者部分或全額給付3D聚左旋乳酸療法,讓愛滋感染者享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文章出處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13343

延伸閱讀
2011-12 康健雜誌:真實揭露10大熱門醫美風險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8263&page=5
091101 感染科醫師羅一鈞部落格《心之谷》:HIV患者脂肪移位的成因和治療(一)
http://heartvalley.blogspot.com/2009/11/hiv.html
091102 感染科醫師羅一鈞部落格《心之谷》:HIV患者脂肪移位的成因和治療(二)
http://heartvalley.blogspot.com/2009/11/hiv_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