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27

20130907 BBC中文網︰台灣的同志運動:從《孽子》到「彩虹」

彩虹旗

台灣的同志運動似乎蓬勃發展,但是爭取權利卻是一路坎坷。

早年同性戀在台灣是隱匿在黑暗角落、人曰不可說的禁忌,說到同性戀時幾乎都是貶義詞。

可是經過多年社會的演變和同志社團的努力,台灣如今除了每年舉辦號稱是亞洲規模最大的同志遊行之外,也逐步地向同志婚姻平權方面努力。

在台北如今已經改名為「二二八紀念公園」的台北新公園,以前到了夜裏就是同志們聚集之處,知名作家白先勇的《孽子》也是以這個當年人眼中的禁忌之地為背景。

八十年代,仍在戒嚴之下的台灣,同志或者是LGBT(同性戀、雙性戀以及跨性別,亦即同雙跨)權利不可能成為議題,甚至還可以算是避談的話題。

不過,在那個時候,《孽子》拍成了電影,雖然沒有任何大膽的鏡頭或者是畫面,但是當年這部電影上演,造成了轟動。

後來,如今已經躋身奧斯卡金像獎導演的李安,拍攝了以美國為背景的《喜宴》,同一時期的台灣隨著政治上的開放,同志權利也逐漸搬上了台面。

2003年台北的街頭首次出現了同志遊行,從當年數百人,到了2012年,參加的人數已經達到了數萬人,高舉象徵同志運動的彩虹旗走出來。

警察也從70年代在新公園驅趕同志,變成了為同志遊行開道。許多大學、甚至高中也成立的同志的社團。

不過在相關的法律上,演變的速度就沒有那麼快,有關同性或者多元婚姻、家屬權認定、法律地位等等,仍然沒有進展。

同志權利也曾經是台灣總統大選的辯論問題,但是候選人都沒有明白的表示支持或者反對,除了部分宗教團體之外,不少被同志團體形容為「保守派」的政治人物也非常反對同志婚姻、甚至同志權利。

所以台灣的立法委員曾經在2003、2006兩次提案修法保障同雙跨的婚姻權,但是被部分「保守派」立法委員反對而撤案。

這次支持同志權利的立法委員決定在9月立法院開議的時候,再次推出多元婚姻修法草案。

參加9月7日總統府前「凱達格蘭大道伴桌爭取婚姻權」活動的吳伊婷向BBC中文網表示,到場參加的有民進黨和國民黨的立法委員或者是立委代表,因此她認為似乎今年通過「同性或者多元婚姻法案的機會還蠻大」的。

也有人笑稱,「今年不過明年再來、國父(孫中山)十次革命失敗才成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啊!」。

台灣本身的民意調查顯示多數人可以接受同性婚姻、認為從人權的觀點,法律不應該剝奪任何人結婚的權利,不過民意調查也顯示,接受同性婚姻,很大一部分的先決條件是「不是發生在我家裏面」。

由此可見,同性婚姻的在台灣雖然似乎還是有極大的爭議,而解決爭議似乎也是要花費很長的一段時間。

(責編:威克)

原文網址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2013/09/130907_ana_taiwan_lgbt.shtml

2013-09-27

20130925 今日新聞︰誰讓同志憂鬱? 風城開辦免費諮詢

憂鬱 = melancholy(圖片轉自 chanlone. CC授權) 

記者房書勤/新竹報導

國內同志婚姻合法化熱烈討論之際,風城部屋特別邀請精神科醫師提供同志免費諮商服務,主題包括「伴侶與家庭關係」、「性病防治」、「自殺憂鬱」等,內容萬化萬千。中華身心健康促進暨研究協會理事長蘇柏文(精神科醫師)表示,在伴侶或家庭關係中,同志朋友缺乏適當的傾訴管道,較異性戀易產生自殺意念或憂鬱情緒。因此,在無法求助身心科友善門診之下,就可能發生自殺的憾事。

英美兩國研究發現,同志自青少年時期,易出現焦慮、憂鬱、自殺等意念,心理健康服務資源也較為不足。長期下來,部分同志藉由酒精或藥物來逃避面對這些痛苦,這與台灣臨床觀察極為相似。蘇柏文醫師表示,多元性別議題從過去「玫瑰少年」至今,許多權益仍處處受限,而其中促進同志心理健康這方面,仍需要再多努力。

男同志小乖交往多年的伴侶,因久病不癒,怕耽誤小乖的青春,希望他尋找第二春,進而拒絕小乖任何的關懷,讓雙方都痛苦不已。然而雙方都無法讓親友知道這些衝突,透過多次諮詢,解決彼此的遺憾,現在兩人已經各自擁有穩定的新生活。無獨有偶,女同志寶寶則是因幼年父母離異,受到父親家暴後翹家,在外流浪期間多次想要輕生。跨性別的小欣,則因為氣質特殊,長期受到校園霸凌所苦。他們在接受心理諮詢後,各自找到了人生的新目標和調適策略。

蘇柏文醫師表示,國內研究發現部分同志,雖不至於憂鬱,但生活中也缺乏幸福感。進一步分析可能的原因,包括家庭、朋友、社會結構、環境等各種因素所致。9月28日下午在新竹市站前廣場,彩虹文化祭將由中華身心健康促進暨研究協會提供民眾免費憂鬱與幸福指標篩檢,推廣心理健康與紓壓技巧。同時可預約一對一諮詢服務,也歡迎大家一起來探索,究竟是「誰」讓同志憂鬱了?

來源 URL: http://www.nownews.com/2013/09/25/11689-2989536.htm

2013-09-27

20130925 蘋果日報︰同志醫療權益未曾被剝奪/20130926 蘋果日報:同志醫療權益當然不完整

【即時論壇】同志醫療權益未曾被剝奪
作者:陳建宇博士(北醫大麻醉醫師/醫學倫理助理教授)

Hospital

(照片轉自Ralf. CC授權)

同志之醫療「困境」(如被拒絕探視生病的伴侶,或無法簽署手術麻醉同意書等)是個假議題,更是對近年致力平權的醫界一個嚴重汙衊。筆者以一位天天在手術室執行同意書簽署之重症醫師與醫學倫理教師身分,澄清此一迷思,也試圖捍衛醫界尊嚴,免遭受抹黑。

從醫學倫理及醫師誓言來看,病患所獲得醫療之照護,不應受其宗教、信仰、國籍、種族、政黨、性別、年紀與地位等而有所差異。不可諱言,醫學教育不能也不應對醫師進行思想改造,使他們成為全然價值中立的科學家;相反的,醫學倫理教師鼓勵醫師思考,並在臨床實踐中進行反思,型塑個人化之道德觀點。但我們更強調,如何在社會契約(social contract)所建構之專業素養(professionalism)下,也就是在穿起白袍的那一刻,放下個人主觀之道德好惡,無條件且公平地竭力照護每一位病患,無論他是總統、階下囚、企業家或遊民。

從醫療法律層面來說,同志確實有權為其伴侶簽署手術、麻醉與侵入性檢查或治療等相關同意書。依據醫療法第63與64條規定,除病人、法定代理人、配偶、親屬外,關係人亦可代病人簽署醫療之法律文件。而依照衛生署(衛福部前身)公報第34卷5號53頁之解釋,關係人係指「與病人有特別密切關係人,如同居人、摯友等。」也就是在醫療決策中,具備(非)同志身分之「同居人」或「配偶」,並不會因為其有無法定之婚姻關係,而接受到醫界不公平之對待。

從臨床實務層面來說,同志伴侶之探視權從未被剝奪或侵犯。以現今台灣所有醫院之加護病房侷促之護理人力,尚且對訪客數量進行控管都有落實上之困難,怎可能對其身分進行嚴格篩檢呢?尊重、多元與接納,才是當今醫界真實的景況。

簡言之,同志與其伴侶之醫療權益,過去不曾、未來也不會遭受任何不公平之對待。故煩請社會大眾在談論同志之婚姻權時,勿再消費已身處「困境」的勞苦醫護同仁們!

原文網址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30925/264489/

 

【即時論壇】同志醫療權益當然不完整

作者:徐志雲(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醫師/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常務理事)

陳建宇博士於9月25日發表於蘋果即時論壇的「同志醫療權益未曾被剝奪」一文,僅僅援引醫療法即武斷表示「同志與其伴侶之醫療權益,過去不曾、未來也不會遭受任何不公平之對待」,無視配套法律的不足、也忽略了現實社會文化的影響,恐讓醫學倫理陷落在象牙塔中的討論。

雖然關係人依法可代理病人簽署醫療之法律文件,但在台灣現今法律及文化中,配偶、親屬仍優先於關係人,同志伴侶缺乏法律承認的婚姻關係,即使可能是最了解病人意願的人,在眾多家屬之前仍然沒有發言的空間,就算醫療人員對於同志相當友善,但在這個醫療糾紛眾多的年代,也會礙於這個「關係人」妾身不明而難以協助。

探視權在真實醫療場景中亦然,加護病房為了感控所需,必須限制探視時間、且人員不宜過多,若同志伴侶不受病人親屬承認,而病人又無法表達意願,伴侶極難有獨立身分進入探視,筆者曾認識相當友善的加護病房護理師想要幫助病人與同性伴侶團聚,但只能趁探視時間外放行,人性化的美意卻必須違反制度、甚至加重工作負擔,這是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醫療兩難。

陳建宇博士個人將「爭取同志醫療權益」與「維護醫界尊嚴」視為對立面,不僅激化衝突,也無助於改善醫療困境。事實上,筆者從未聽過醫療人員認為爭取同志醫療權益是對醫界的汙衊,反而有許多「真正」尊重同志、了解多元的醫療人員,希望社會與法律層面能讓醫界有更多空間來維護病人權益,不用在辛勞的工作環境中還要花時間來對抗體制。

而這除了整體社會還需要提升多元性別教育之外,配套法律也是重要的一環。近年民間團體推行之同性婚姻、多元成家草案,有助於補強現行法律層面之不足,讓同志伴侶在醫療上的權益師出有名,也讓第一線的醫療人員能夠順理成章地落實人性化醫療,免於醫療糾紛的為難,成為更有尊嚴的助人工作者。

原文網址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forum/20130926/265002

2013-09-25

【國際/全球愛滋現況】130925 台灣醒報:全球愛滋感染數 下降3到5成/國際線上:聯合國愛滋病聯合規劃署報告肯定全球防愛滋進展

全球愛滋感染數 下降3到5成
2013年9月25日 台灣醒報記者陳正健綜合報導

根據聯合國愛滋規劃署官員表示,歸功於醫學界在愛滋治療上的新進展,自2001年以來,全球愛滋病成人感染數下降33%、孩童感染者則降了50%。然而,青少年危險性行為的比例在增加,且許多國家對於愛滋病患者的歧視仍是非常嚴重,這些將不利於愛滋防治工作。

根據聯合國最新的世界愛滋調查報告,自2001年以來,全球愛滋成人感染數則降了33%,而孩童感染數下降50%,而。2001年,全球愛滋感染人數多達3千4百萬人,但在2012年,數字降至2千3百萬人,而孩童感染愛滋病的人數,則從55萬降到26萬。

聯合國愛滋規劃署官員表示,歸功於醫學界在治療藥物上的進展。從2005年開始,全球致命疾病感染人數下降了30%。

根據報告指出,現在全世界有3千5百萬人感染愛滋病,其中有1千6百人死於愛滋病併發症,愛滋病毒會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使患者的身體抵抗力變弱,原本不會造成危害的疾病,變得有機會感染人類,嚴重時會導致死亡。

聯合國官員表示,美國有1千1百萬愛滋病患者,但每年因感染而患病者只有4萬9千人。聯合國現在正極力推廣幫助患者控制病情的新藥,作用不只能增加自己對病毒的抵抗力,也能保護他人免於愛滋病感染。這種藥物最大的功效之一,是幫助感染愛滋病的懷孕婦女,免於將病毒傳給新生兒。

聯合國愛滋病報告也指出,2012年,全球花費190億美金對抗愛滋病,在中低收入國家,9千7百萬愛滋病患者因此受益,得到藥物治療。到了2015年,對抗愛滋病的費用還將增至220億至240億之間。

愛滋規劃署官員表示,儘管世界愛滋人口有下降的趨勢,但年輕族群發生危險性行為的比例反而更高,這點非常令人憂心。另外,在許多國家,對於愛滋病患者的歧視仍非常嚴重,導致他們不敢尋求醫療支援,延誤了治療的時機。

新聞出處:http://tw.news.yahoo.com/%E5%85%A8%E7%90%83%E6%84%9B%E6%BB%8B%E6%84%9F%E6%9F%93%E6%95%B8-%E4%B8%8B%E9%99%8D3%E5%88%B05%E6%88%90-093400845.html

 

 

 

聯合國愛滋病聯合規劃署報告肯定全球防愛滋進展
2013-09-23 來源:國際線上專稿  國際線上報導記者 劉素雲  編輯:杜軍帥 

聯合國愛滋病聯合規劃署23日在日內瓦發佈的報告顯示,自2001年以來,全球新增愛滋病毒感染率降低33%。其中兒童感染率降幅尤為明顯,為52%。愛滋病防治,正在朝著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所確定的改變或扭轉愛滋病流行趨勢的目標加速前進。

報告顯示,在2012年,全球共有230萬名新感染愛滋病毒者,包括成人和兒童,與2001年相比減少了33%。其中,新感染愛滋病毒兒童已減少到26萬人,與2001年相比減少了52%。另外,愛滋病相關死亡率與2005年高峰期相比已經下跌了30%。這些成績主要歸因于抗反轉錄病毒治療的進一步擴大。

報告特別強調了愛滋病防治在中低收入國家取得的有效進展。到2012年底,在中低收入國家,約有970萬人接受了抗反轉錄病毒治療,短短一年內增加了近20%。目前的證據顯示,抗反轉錄病毒療法是預防愛滋病的最有效辦法,它通過聯合使用至少三種抗反轉錄病毒藥物,最大限度地抑制愛滋病毒,特別是在疾病早期,可大幅降低感染者的死亡率。許多國家已經採取措施,擴大治療的覆蓋面。

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執行主任米歇爾·西迪貝表示,到2015年,完全可以實現1500萬人接受愛滋病毒治療的目標。“同時還必須做出承諾,確保沒有人掉隊”。

將於24日召開的第68屆聯合國大會有一項主要任務,就是加快推進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進程,其中,愛滋病防治是千年目標確定的八項任務之一。所以,聯合國愛滋病聯合規劃署在大會開幕前一天發佈報告,也是想引起全球對愛滋病防治問題的關注。

根據報告內容,目前愛滋病防治的最主要問題是資金。愛滋病防治無疑是一項巨大的投入。目前,全球捐助資金一直徘徊在2008年的水準。不過,許多國家都增加了愛滋病防治的國內支出。2012年,全球用於愛滋病防治的資金估計為189億美元,不過還需要加大投入,到2015年估計每年需要240億美元。

報告還回顧了2011年“聯合國愛滋病毒和愛滋病政治宣言”中確定的全球愛滋病防治的十項具體目標的進展情況。報告指出,還需要加速這些方面的努力,比如確保高風險感染人群及時接受防治,防止針對婦女和女童的暴力行為等。目前,性別不平等、法律不完善以及歧視行為等繼續阻礙著愛滋病防治計劃在一些國家的實施,在這方面需要採取協調一致的努力,以解決長期存在的障礙,進一步擴大愛滋病防治的範圍。

新聞出處:http://big5.chinabroadcast.cn/gate/big5/gb.cri.cn/42071/2013/09/23/7211s4263327.htm

2013-09-24

【台灣/保險套哪裡買】130923 NOWnews:衛福部10月新制趕上路 網路可賣保險套/蘋果日報:衛生棉條等6醫材 將開放網購

衛福部10月新制趕上路 網路可賣保險套
2013年9月23日 NOWnews 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10月份,有多項衛生福利新措施上路!衛生福利部今(23)天表示,今年10月1日將取消外籍人士結核病醫療費用補助,以去年健保支出計算,可省下1050萬元;另外衛福部也爭取要趕在10月底前正式公告,開放領有藥商資格者,可在網路上販售血壓計、血糖計、體脂計、體溫計、衛生棉條和保險套等6項產品。

食品藥物管理署醫粧組醫療器材專案管理科科長林欣慧表示,繼去年11月1日公告開放「領有醫療器材販賣業藥商許可執照之業者」,可在網路販賣包括OK繃、紗布、棉棒、一般醫療用口罩等風險性較低的第一等級醫療器材之後,食藥署決定再開放第二波,共6項第二等級醫療器材可進行郵購買賣通路販售。

這6項包括:血壓計、血糖計、體脂計、體溫計、衛生棉條和保險套;不過林欣慧強調,這些開放網路販售的醫療器材並非一般「賣家」可以賣,業者必須領有醫療器材販賣業藥商許可執照,還得先向衛生局登記,以保障消費者權益。

林欣慧指出,食藥署將在10月26日正式預告修正「藥商得於郵購買賣通路販賣之醫療器材及應行登記事項」,開放這6項第二等級醫療器材進行郵購買賣通路販售,只要外界沒有異議,爭取在10月底正式公告上路。

另外,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說,今年10月1日起也將取消在台工作、求學的外籍有健保人士治療結核病的部分負擔費用補助,不過,本國籍人士的外籍配偶則不在此限。

根據健保署統計,去年核付外籍人士的通報結核病患、慢性傳染性肺結核病患、接觸者及潛伏結核感染者費用約1050萬元,新政策上路後,可全數節省下來。

新聞出處:http://www.nownews.com/2013/09/23/91-2988829.htm

 

 

 

體溫計、保險套、衛生棉條等六項二級醫材,將可於郵購、網路通路販售。蘋果日報資料照片
衛生棉條等6醫材 將開放網購
2013年09月24日 蘋果日報  蔡明樺╱台北報導

血壓計、體溫計、保險套、衛生棉條等民生用品,原無法網購宅配,引發民怨,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昨宣布,後天預告開放血壓計、血糖計、體脂計、體溫計、衛生棉條和保險套等6項二級醫療器材,可在郵購、網路通路上販售,新制最快下月公告實施。民眾說:「政府老是慢半拍,早該開放了。」

最快下月公告實施
衛福部目前只開放網路販售棉花棒、OK繃等低風險的一級醫材,藥商若是在網路販售衛生棉條或保險套等,依《藥事法》可罰3萬元到15萬元,長期以來頻惹民怨,日前也遭消基會名譽董事長謝天仁批:「落伍」。
食藥署醫粧組科長林欣慧昨表示,考量血壓計、血糖計、體脂計、體溫計、衛生棉條和保險套等6項二級醫材,不需專人協助就能使用,評估後,決定開放郵購、網購,後天預告草案、蒐集各界的意見,最快下月公告實施。
雲林縣郭小姐今年年初生第一胎,日前因兒子半夜哭鬧不休,且住家附近都是稻田,只好開車半小時到市區掛急診,到了醫院才知道兒子發燒逾攝氏38度。

「政府老是慢半拍」
郭小姐昨說,鄉下購物不如台北方便,體溫計、血壓計等家庭必備品,早就應該開放網購,「政府老是慢半拍。」

新聞出處: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30924/35315087/

延伸閱讀
爽歪歪網站安全的性知識>性愛達人:保險套與潤滑液
https://gplus.org.tw/know_1.asp?myarea=9
爽歪歪網站「保險套」相關新聞一覽
https://gplus.org.tw/action_2.asp?searchdata=TAG%3A%ABO%C0I%AEM&searchsubmit=%B7j%B4M

2013-09-19

【美國/愛滋疫苗進展】130919 自由時報:愛滋疫苗露曙光! 動物實驗清除效果佳 /附公視影音與文字報導

《醫學研究》愛滋疫苗露曙光! 動物實驗清除效果佳
2013-09-19 自由時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

愛滋治療大突破!美國奧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研究團隊本月發表於《自然》期刊的研究指出,新型疫苗使9隻恆河猴完全清除猿猴免疫缺乏病毒(SIV),此種病毒比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還要毒10倍;國內專家認為,此研究為人類愛滋治療和預防帶來一線成功的曙光,令人振奮。

研究團隊以巨細胞病毒(CMV)攜帶SIV抗原,作成疫苗,並以模擬性行為的方式,給16隻恆河猴作直腸接種,再讓牠們確實感染SIV最毒的一型。接著追蹤其體內病毒量,直到連續3次測不到病毒,觀察24週至30週後,人道犧牲、解剖。研究人員採每隻恆河猴全身100多個組織,以高通量DNA序列檢查,結果發現有9隻完全驗不出SIV病毒。

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兼傳染病與癌症中心主任陳宜民指出,使用CMV作疫苗載體是此研究最獨特之處,它是疱疹病毒的一種,有慢性持續感染的特性,可引發中等程度的T細胞免疫反應,以致記憶型T細胞巡邏全身時,能偵測並殺死感染SIV的細胞,達到清除病毒的效果。

陳宜民表示,該型SIV比HIV還毒10倍以上,通常猴感染後兩年就會死亡,這次病毒雖然造成感染,卻因疫苗產生很好的保護力,竟然清除病毒,很令人振奮。雖有7隻恆河猴病毒仍在,可能是個體差異所致,經更完整動物實驗,或許3年後可開始人體試驗,試試能否治癒愛滋。

台大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謝思民表示,透過疫苗「預防愛滋感染」的理想,一直沒有成功的跡象,只能退而求其次,期望能「控制病毒」,此研究是目前第一個達到「清除」效果的研究。

不是人體試驗 仍需小心解讀
謝思民提醒,93%恆河猴基因與人類相同,很適合模擬人類感染,但畢竟不是人體試驗,需小心解讀,而且測不到病毒,不代表病毒不存在,是否會復發,還是個未知數。

此外,要應用於人類前,必須先確認以CMV攜帶HIV抗原疫苗的安全性,才能展開預防性疫苗或治療性疫苗的人體試驗。

新聞出處: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sep/19/today-health3.htm?Slots=BHealth

 

 

 

 

 

 

 

 

 

獼猴SIV 毒性遠甚人類愛滋HIV 美團隊研發 愛滋疫苗重大進展
2013-09-20 公視中晝新聞 記者賴淑敏徐啟峰台北報導

美國奧勒岡健康跟科學大學研究團隊,這個月發表在Nature、國際醫學期刊上,說、有一款新型疫苗可以清除「獼猴免疫缺乏病毒」SIV,這款病毒、比人類的愛滋病毒HIV,更毒十倍,國內愛滋病專家認為,這項研究成果對未來治療跟預防很重要。

愛滋病治療未來可望有重大突破!美國奧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研究團隊,在動物實驗發現,利用新型疫苗、可以有效殺死「獼猴免疫缺乏病毒」SIV,而這種病毒比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還要毒十倍,為人類愛滋病治療帶來一線希望。

==聲音來源:高雄醫學大學傳染病與癌症中心主任 陳宜民==
過去從來沒有一個疫苗顯示說
它們可以有這麼好的
預防HIV感染的效果

研究團隊是以巨細胞病毒CMV當載具、做成SIV抗原疫苗,並以模擬性行為方式,先給16隻獼猴接種疫苗,再讓牠們感染SIV病毒,然後觀察24到30週後,人道犧牲、解剖發現,有九隻獼猴以DNA序列檢查,完全驗不出SIV病毒,顯示疫苗可以清除SIV病毒。

==聲音來源:高雄醫學大學傳染病與癌症中心主任 陳宜民==
他們發現說這種感染
在動物體內會讓牠產生所謂
作用記憶性T細胞
那這個有作用的記憶性T細胞
它會在全身各器官在那邊巡邏
只要發現是有
HIV病毒感染的細胞
它們就會發揮作用把它殺死

國內愛滋病研究專家認為,美國的動物實驗模式、雖然是預防性疫苗,但是從它透過激發T細胞免疫反應、清除病毒的機轉來看,未來作為人類治療性疫苗,應該也有同樣的效果,而這項研究成果,日前也登上Nature國際頂尖醫學期刊。

新聞出處:
http://web.pts.org.tw/php/news/pts_news/detail.php?NEENO=250731

2013-09-18

【台灣/認識愛滋專題】130918 聯合報:愛滋 最大的障礙是誤解

愛滋 最大的障礙是誤解
2013/09/18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專題報導

1980年10月到1981年5月,美國洛杉磯分別發現5名男同志感染罕見的「肺囊蟲肺炎」,並因而過世;由於這種肺囊蟲肺炎對一般健康人的致死率微乎其微,醫師百思不得其解。
這段歷史,是人類第一次接觸愛滋病的歷史。

美國疾病管制中心隨後證實,這些人都是死於免疫系統喪失;隔年並正式將這種疾病命名為「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病毒則稱為「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美國發現這種新興病毒後,台灣於1984年也發生國外過境旅客感染愛滋病事件;本土首例病例則出現在1985年,這名男性患者作遍所有檢驗仍查不出病因,直到有醫師懷疑,並將血液檢體送往美國後才確診。

愛滋病一直有20世紀黑死病之稱,但數據顯示,愛滋病死亡率遠低於你我想像。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從國內出現第1例感染者以來,累積已有2萬5595人感染愛滋,死亡人數約4千人,死亡率不到兩成。

儘管如此,認為愛滋病是絕症的民眾仍不在少數。台灣露德協會調查全台1077位民眾發現,超過一成民眾認為愛滋病是絕症,雞尾酒療法已問世17年,還有民眾不知已有藥物可抑制愛滋病毒。

事實上,愛滋病死亡率大幅降低,應歸功於雞尾酒療法;台大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謝思民表示,愛滋感染者接受雞尾酒療法後的半年內,除了血液中病毒量可降至偵測不到的地步外,亦能增加患者的抵抗力。換句話說,雞尾酒療法雖然無法完全清除病毒,但可以抑制病毒複製。

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秘書長林宜慧表示,歐洲研究發現,只要規律服藥,愛滋感染者的平均餘命只比非感染者少一年。

台灣露德協會的調查,突顯出對抗愛滋病最大的障礙不是藥物,而是民眾的誤解;台灣露德協會秘書長徐森杰表示,多數國人還是將愛滋感染與不道德畫上等號,事實上愛滋病與肝炎一樣,都只是一種慢性疾病,「民眾不該對患者貼上道德標籤。」

 

多數國人還是將愛滋感染與不道德畫上等號,事實上愛滋病與肝炎一樣,都只是一種慢性疾病。 記者陳立凱/攝影

常見愛滋迷思

■感染愛滋病毒就是得了愛滋病?

A:感染病毒不一定會發病,而且多數人感染後幾乎沒有症狀;愛滋病是指感染病毒後發病,出現感染症狀。

■愛滋病是絕症?

A:雞尾酒療法問世後,雖無法根治愛滋病毒,但可以抑制病毒在患者體內複製。

■治療愛滋病很複雜?

A:目前的愛滋用藥主要是口服藥,只要按時服藥即可。

■抗愛滋藥物有許多副作用

A:多數副作用都很輕微,容易處理。感染者可與醫師討論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處方。

■只有男同志會感染愛滋?

A:無論是異性戀或同性戀,只要發生不安全性行為,都有可能感染愛滋病毒。

資料來源/謝思民醫師   製表/黃文彥聯合報

 

新聞出處: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77284

 

 

平均每天6人感染愛滋 性行為要帶套
2013.09.18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專題報導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今年1到7月,共新增1360位愛滋感染者,較去年同期增加8%,平均每天有6人確診感染愛滋;儘管愛滋病已經有30年歷史,但染病人數卻絲毫沒有遞減。

「多數民眾總認為自己不會那麼倒楣。」台灣露德協會秘書長徐森杰表示,許多人發生性行為時,沒有做好防護措施,是愛滋感染人數快速增加主因。

「愛滋病到了需全民篩檢地步。」台大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謝思民說,雖然愛滋感染者不一定會發病,但個案本身已有傳染力;他強調只要曾發生過不安全性行為,每1到2年就該定期篩檢,除了保護自我,也避免傳染他人。

但有人覺得自己不會那麼倒楣,加上社會附加在愛滋病上的「道德烙印」,不僅讓患者害怕服藥,也讓潛在感染者不敢篩檢。

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秘書長林宜慧表示,社會將染病認為是患者咎由自取,事實上愛滋病是血液傳染疾病,異性戀或同性戀者都有感染風險。

「染病是不幸,不是他們願意的。」林宜慧表示,感染者做的事情其實與大家都一樣,「同樣都是發生性行為,他們是被傳染的。」

疾管署統計,愛滋感染個案以年輕人居多,20到39歲感染者超過七成,其中有7%是學生;由於感染多半年輕,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組長陳昶勳說,目前便利商店雖能買到保險套,但大專院校若能普設販賣機,疾管署也樂觀其成。

林宜慧則表示,社會應該正面面對性教育,與其不敢提及性,不如勇敢教導學生的性知識,「面對它,才能戰勝它。」

新聞出處: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169953.shtml

 

延伸閱讀
爽歪歪網站:安全的性知識>愛滋基本常識
https://gplus.org.tw/know_3.asp?KNOID=KNO12111122424515&myarea=8&page=1
爽歪歪網站「認識愛滋」相關新聞一覽
https://gplus.org.tw/action_2.asp?searchdata=TAG%3A%BB%7B%C3%D1%B7R
%B4%FE&searchsubmit=%B7j%B4M

2013-09-18

【台灣/愛滋預防】130918 台灣立報:愛滋宣導重男輕女 防疫現漏洞

愛滋宣導重男輕女 防疫現漏洞
2013-9-18 台灣立報 記者李威撰台北報導

「現在才知道,原來女生也會感染愛滋!」紅絲帶基金會「愛現幫」的講師惜惜,某次校園愛滋宣導結束以後,聽見女學生跟她分享這個心得時,感到相當訝異。然而這個想法可能是一項警訊,它具體而微地暴露出台灣女性愛滋防治意識的不足。

根據疾管署統計,截至2013年7月底,本國籍女性愛滋感染者有1,746人,占總感染人數的6.82%。儘管所占比重不高,但傳統社會價值、失衡的性別權力關係以及過度偏重男性的政策宣導,都導致女性對愛滋的認識相對不足。

防疫焦點偏男男性交
國家婦女館與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17日召開「從CEDAW(消除對婦女一切形歧視公約)探討女性愛滋防治教育」座談會,前疾管局副局長、現任紅絲帶基金會秘書長林頂表示,愛滋防治常將重點放在男性間性行為者;但他強調,異性戀占人口多數,性行為的發生仍以異性戀為主,如果忽略這項事實,未來女性感染愛滋的情況會更加嚴重。

紅絲帶基金會研究員李芳盈指出,提到愛滋病,絕大多數人想到的都是男性間性關係者、靜脈注射毒癮者、性工作者或多重性伴侶者,幾乎不會聯想到一般女性,這部分可能成為防疫漏洞。

女性感染愛滋的主要途徑,不安全的性行為愈來愈引人注意。李芳盈指出,2006年至2010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女性感染愛滋的因素當中,藥癮從79.3%一路下降至22.6%,性交傳染卻從19.4%上升至48.4%。

林頂表示,就「發病率」而言,異性戀的發病率比男同志更高。異性戀以為感染風險較低,因此經常有延遲篩檢、延遲診療的情況發生,因此發病率及致死率都相對偏高。
先生死於愛滋的惜惜,就以過來人的身分表示,自己曾經就是疏忽愛滋的典型女性,對愛滋缺乏足夠認知。雖然在交往之前,她就已經知道對方曾經因為工作的緣故而常有性消費。但交往以後,卻以肉眼來判定先生的健康狀況,直到先生愛滋發病躺在病床上,才知感染愛滋的事實。

女性感染者易受歧視
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指出,社會加諸在女性身上的性規範,可能是女性感染愛滋風險偏低的原因,但也因此而疏於警戒。她表示,女性篩檢愛滋意願偏低的原因,包括女性感染愛滋較易受到歧視、經濟弱勢需要依靠而不敢篩檢等。

黃淑英批評,教育與衛生單位都應該檢討。教育單位太保守,應該要發放或販售保險套,同時重視學生的健康教育,從小教導女性要篩檢愛滋,就如同子宮頸抹片、乳癌與大腸癌篩檢一樣,融入至生活的一部分。性別盲的衛生單位,則要看見疾病的性別差異,加強醫事人員訓練,因為身理構造不同,女性較常出現誤診的情況,結果延誤了治療。

推廣愛滋防治,教育位處最前線。致理技術學院副學務長張瑞豐表示,中學與大學的愛滋防治教育,可以融入到公民、護理及通識課程。但他表示,學校要提倡自我保護,鼓勵學生隨身攜帶保險套,但最常遇到的阻力卻是家長的抱怨。

提升女性自主意識
愛之希望協會副主任吳孟姿指出,愛滋防治教育不該只停留在推廣保險套、認識愛滋病。按CEDAW第5條的規定,政府應致力於消弭定型的性別偏見,她認為,革除女性「性被動」的刻板印象、消除既定的性別偏見,對愛滋防治也相當重要。


吳孟姿表示,一直以來,台灣不斷在培育愛滋與性教育的種子師資,希望未來的師資培育能以「女性自主」為目標,開發性協商及安全性行為的策略,教導下一代在親密關係中如何透過性協商來自我保護。

關愛之家與會代表李佳霖則指出,校園宣導愛滋防治,無論是文字或圖片,總是不斷「再現」(representation)男用保險套。他建議,未來設計宣導時,應該同時去呈現男用及女用保險套。


另外,保險套的宣導不該只是被狹隘地看成是杜絕性病或愛滋的手段。李佳霖表示,應進一步融入成長及生命教育,讓學生瞭解相互尊重及女性自主的重要。

李佳霖特別提到,女性較早進入青春期,較早開始探索自己的身體,此時正好是建立女性自信的機會。如果學校在這個時候避談保險套及性行為,對女性恐有不利影響。
李芳盈則表示,目前愛滋防治宣導多從男性觀點出發,應加入女性觀點。另外,雖然大多數女性的感染者是20至39歲的青年(占68.37%),但青年女性是相當多元的群體,如何規劃因應各種次族群的防治辦法也相當重要。

新聞出處: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3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