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13

【美國/體壇同志】121013 21CN體育:ESPN記者呼籲尊重同性戀 讓”出櫃”不再恥辱

原文標題:Coming out in the NBA
文/Kevin Arnovitz 翻譯/nic

上週,羽量級拳擊手奧蘭多-克魯茲成為了拳擊界第一個公開出櫃的同性戀運動員。他在聲明里寫道:

“我掙扎了24年,而在我的職業生涯越走越好的現在,我想要面對真實的自己……我願意成為那些有著拳擊夢的孩子們的榜眼,我也一直以自己波羅黎各籍的身份感到驕傲。我一直是個有自尊的同性戀者。”

  現在確實應該有人站出來了。克魯茲的話非常大膽震撼,但同時也非常具有說服力。他並不是因為掩蓋不住,或者是想要過另一種生活,或者是為了別的什麼人才出來說這番話的。他只是表明了自己仍為自己驕傲:

“我掙扎了24年,而在我的職業生涯越走越好的現在……”

這句話也可以解讀為:我辛辛苦苦打拼到現在,有了今天,我有權利去過我想過的日子。

克魯茲的宣言其實也與體育精神遙相呼應:克服困難,發揮天賦和汗水達到目標,不卑不亢,通過在賽場上的表現確認自己的存在。也有無數人願意買票,觀看這些運動員的努力和競賽。

而在團隊運動中,分享同一個目標也是體育精神之一。而在NBA的2012-13賽季即將開始之際,聯盟還是沒能出現一個自己的“奧蘭多-克魯茲”。

  * * * *

“什麼時候才會出現這樣一個人呢?”

如果你是個公開的同性戀體育記者,你可能會經常問自己這個問題。而我在四年時間裡差不多都是這樣回答的:“也許還要等五到十年吧。”

答案之所以如此模糊,其實是因為“什麼時候”其實沒有觸及問題的關鍵。沒有人會給你一個確切的日期,所有人都必須要權衡利益得失,而結果往往是:現在不行。所以不如把這個問題換成:要如何才能出現這樣一個人呢?

這中間就會出現很多矛盾和變數了。比如,運動員的利益和聯盟的利益哪個更重要?是要球員先出櫃為聯盟開先例,還是聯盟先變革風氣以鼓勵球員有不再遮掩的勇氣?或許答案就在這兩者之中。

如果要現役NBA球員敢於出櫃,那麼聯盟必須保證他的職業生涯不會因此陷入危機,球隊不會因為擔心他破壞更衣室和諧而看低他,球迷不會在他站上罰球線時高喊“斷背山”。

即使意志再堅定,面對這些現實也會退縮。金州勇士的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里克-維爾茨在去年5月出櫃,當時他還在太陽管理層工作。維爾茨說自己花了很多年才有勇氣說出來,但從管理層到更衣室可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球員們暫時還沒人能跨出這一步。

  * * * *

  並不是沒有NBA球員公開出櫃過。約翰-阿米奇(注:英國籍前NBA球員,退役後成為NBA第一位出櫃的球員。從1995年開始曾為多支球隊效力,現成為心理醫生)曾說過:

“我相信維爾茨的出櫃具有很重大的意義,在體育界這是非常艱難的決定,這是我們邁出一大步。在我打球的時候,假如能有個隊友或者同僚能告訴我出櫃其實不會威脅我​​的職業生涯,那我想對我的幫助應該會很大的。”

但還是有很多內部人士表示,一個被看做是同性戀的球員很難得到NBA球隊的青睞。 “站在管理層的角度看,一切可​​能威脅到球隊化學反應的事情都是要被排除的。”一位經紀人說,“有些人總是會被排斥在更衣室外,遺憾的是,球隊重視的,只是超級球星或主力球員的喜惡。”

對於NBA球隊來說,同性戀的話題非常危險,他們不知道球星,球迷和媒體會對一位同性戀球員做出何種反應。

“如果勒布朗是同性戀,你覺得他會就此沒法在聯盟生存下去麼?”一位消息人士反諷道,“但如果是一個不那麼有名的球員,情況就不同了。他的實力能抵擋一切負面攻擊嗎?那些攻擊可能是說他不適應球隊文化,或者惹上槍支毒品,或者不斷抱怨,或者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被看做同性戀,也成了一種攻擊理由嗎?

這個問題,在很多球員,官員和經紀人間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這並不是說現在的聯盟還是很畏懼和反感同性戀(注:在英語中,對憎恨反對同性戀的專有名詞為homophobia),那都是不言自明的事。阿米奇的話至今仍具有啟示意義,對同性戀球員來說,在NBA難以生存的原因不止是在球場上,更衣室裡,訓練時受到的嘲笑,更是其職業生涯受到的威脅。

想像一下你要去做這樣一個決定,結果是你每天都會造到精神虐待,也幾乎得不到來自同僚的支持,就算原本那些對你沒有敵意的人也會因不勝其擾而逐漸產生反感。

這就是那些不敢出櫃的NBA球員要面對的問題:失業,或者就算沒有失業也會被幾乎所有人排斥。他們可能遭受到的憎惡無疑會給他們帶來更大的心理壓力。

我曾經去過很多球隊的賽后更衣室。所以很多人——不管是不是同性戀——問我,作為一個同性戀記者(注:本文作者已出櫃)是什麼感想呢?看著那些半裸著接受采訪的球員我會有什麼感受呢?

說實話,在更衣室裡我甚至從來沒有考慮過自己的性取向。試想一下,在晚上10點半的更衣室,你手裡拿著錄音筆,考慮著馬上要到的截稿時間——我和其他所有擠在更衣室的記者都沒有任何區別,我們腦子裡想得都是希望球員趕緊穿好衣服,接受采訪,好讓我們趕緊把稿寫完,然後隨便去哪個還沒關門的餐廳填飽肚子。

但時不時的,我總會感覺到恐慌。比如幾乎所有同行,很多球員都知道我是同性戀,而在全是半裸肌肉男的更衣室,即使我心裡沒有任何想法,會不會有人覺得我有什麼“想法”而害怕我?會不會有人覺得我是來拋媚眼的?

我想任何人想到這種事都是有點齷齪的。雖然我在更衣室也就呆20來分鐘的時間,而且從不會去洗澡間這樣私密的地方,但如果我的採訪對像中有同性戀,我想他不可能沒有這樣的擔憂吧。

  * * * *

2007年,小牛隊老闆馬克-庫班曾經談過鼓勵球員出櫃的兩個原因:“從市場的角度考慮,如果一個球員剛好是同性戀,又想變成超級大富翁的話,那麼他應該出櫃。因為沒什麼比這更適合炒作和拓展市場了,你甚至可能成為新的美式英雄——那會讓你撈到一大筆錢的。而那些痛恨譴責同性戀的傻子,可能就會被排斥,會毀掉很多商業機遇。”

庫班還揭露了一個感情層面上的原因:“如果你把這件全世界都認為很難說出口的事情公開,堅持做你自己,那麼這件事本身就代表了美利堅的精神。它和體育的目的訴求是一樣的。”

有得必有失,只是他們得到的會大於失去的嗎?

到現在,NBA裡所有同性戀球員都在否認,這並不是說庫班的話不正確,但畢竟還沒有先例。可能有些經紀人或是知情人建議他們保持緘默,或者只是出於第六感,對未知結果的恐懼。或者他們只是覺得現狀安好,這個秘密帶來的負擔並非無法承受。

奧蘭多-克魯茲沒有沉默,因為他的價值觀不一樣。他覺得如果他不能面對真實的自己,那麼他在賽場上也不會得到最大的榮光。克魯茲的聲明在某種程度上也扭轉了輿論,讓驕傲的聲音在羞恥的憎恨面前沒那麼不堪一擊。

當我們以厭惡的口氣談論同性戀時,同性戀者的反擊傾向於防守而不是進攻。而當一個人以自己的意志選擇出櫃時,我們的攻擊不再是理論,而轉為了人身。

克魯茲擁有一名拳擊手的激情,但他也有理性的原則:同性戀是可以被容忍了。他們不該因此而受到壓迫,被剝奪了起碼的尊嚴。

這並不是異端邪說,它也不會扭曲什麼價值觀。就算沒有正式的法規,這也應該成為社會契約的一部分。不管是在辦公室,還是在學校,還是在NBA的更衣室,同性戀者都能和其他人正常相處。

  * * * *

NBA和其他體育運動一樣,都把同性戀隱藏在幕後,也並不會得到官方的承認。不過“運動員同盟”的規定中寫下“歡迎任何性取向的人加入”的條款,也算某種程度上的進步。

NBA的聯盟文化是複雜的,很多球員,教練和管理人員雖然人很好,但都不自覺的厭惡同性戀。就算不厭惡的人中,也有很多並不希望看到一位同性戀球員出現在自己的球隊裡,帶來不必要的媒體關注,哪怕媒體想要發掘的是積極的故事。

如果你在助漲這樣的氣氛,你算是個好人嗎?如果你對除了那一個人以外的所有人都保持尊重,那麼你是個​​好隊友嗎?

如果你是NBA圈裡的人,你需要考慮以下無可辯駁的事實:在你的圈子裡,同性戀是存在的,永遠都存在——就像不管走到哪裡你都會看見人一樣的平常。你希望這些人承認自己嗎?又或者你希望他們一直這樣躲藏?究竟怎樣才會讓大環境變得更加和諧呢?

更重要的是,如果你真的希望籃球能實現該有的使命,那麼你應該承認,一個好的球員是要去尊重和承認這片球場上每一個人的價值和取向的。

1210132258463871

新聞出處:http://sports.21cn.com/basketball/nba/zqfy/2012/10/13/13242373.shtml

2012-10-13

【香港/出櫃名人挺遊行】121013 自由時報:黃耀明遊行挺同志 爭婚姻合法/121008 新報:邀林鄭參與今年同性戀遊行 陳志全願做同志代言人

黃耀明遊行挺同志 爭婚姻合法
2012-10-13 自由時報 記者陳慧玲/台北—香港連線專訪

「達明一派」黃耀明、劉以達成軍25週年,今年12月2日將首度在「簡單生活節」獻唱;這也是黃耀明「出櫃」後首次來台演出。

時代變得對同志更好
昨他開心表示,公開承認自己的同志身分後,這半年來大家對他的態度更好,「不管是計程車司機、大樓管理員,看到我都更友善了,這個時代真的變了。」很欣慰沒有因自己的決定為生活帶來困擾。

今年4月下旬,黃耀明在「達明一派」香港演唱會上坦言是同志後,曾被媒體拍到他和圈外男友過著同居生活,會不會想趁著來台演出機會,邀男友一起來台吃美食、看表演?他笑說:「要看他有沒有工作啦,我們其實已經秘密去過台灣玩了!」

11月上街爭取權益
香港很多同志族群希望透過黃耀明,爭取同志婚姻合法化,他認為,這不是一天可以達成的目標,「同志結不結婚都是一種選擇,我自己是不會結,但一定會幫忙爭取權益,給同志平等選擇。」他透露,11月香港有同志遊行活動,他一定會去支持,「要讓偏見越來越少,站出來需要信心和勇氣!」

談到自己嚮往的簡單生活,黃耀明說:「工作太繁重,不做事都是奢侈的心願,如果真的可以,我喜歡一整天不做事,不排行程,漫無目的地搭巴士到處去,就算在城市裡迷路也是一種生活上的快樂。」

懷念台灣紅油抄手
1986年時,黃耀明、劉以達曾與庾澄慶等歌手在西門町迪士可表演,「但之後再去台灣都是宣傳,沒參加過大型音樂演出,好高興這次終於可以去『簡單生活節』表演。」他說好懷念台灣的紅油抄手,更愛吃鳳梨酥,這次來台一定要吃到。「簡單生活節」門票已經開始預售。

新聞出處: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oct/13/today-show12.htm?Slots=TPhoto


邀林鄭參與今年同性戀遊行 陳志全願做同志代言人

2012-10-08 新報 採訪:羅奕熙 攝影:曾憲宗

陳志全(慢必)的同志身份,使他躍身政壇新人王,成為亞洲首位公開「出櫃」議員,早前引來了前競選對手質疑,又有網絡群組及廣告攻擊。「性小眾平權」是他從政目標之一,但不是全部,陳志全稱,怕被誤會從政是要變天,執意不提性取向,卻抵不住悠悠眾口,原來他以為同志身分早為人知。

這位新人王選後公布性取向,就像當他今日步入議事堂宣誓正式揭開人生新章一樣,陳志全正在啟動香港同性戀平權的前進巨輪。對於決定走出來,他解釋過很多,受的攻擊也不少。他接受本報專訪,說社會的反應是意料中事,他說:「選前有想過找明哥(同志藝人黃耀明)為我站台,但他支持公民黨,所以作罷,但他給我意見說一定有人把事情挖出來。」
從前認為性取向是私事而不願談,到今天能力大了,責任也大了,陳志全形容這是義無反顧,「長毛(梁國雄)也說我以後就是同志界的代言人,我也明白避不了,不然記者也不會找我(問趙式芝同性婚姻一事),嘻嘻!」

爭取兌現同志權益
政府2006年完成《反性傾向歧視條例》立法的諮詢,以正反意見相若為由拒絕立法,6年過去,性小眾的法律權利原地踏步。陳志全指出,阻力在建制內外都有,性小眾權益對大眾來說,不及其他民生議題急迫,無助議員吸票。
陳稱,即使有人把同志權益寫入政綱,也可能只為政治正確:「我經常讚新民黨的政綱在這方面寫得很完備,但有甚麼推動力去令他們落實?民建聯都寫要爭取民主,寫了是否等於會發生呢?」他形容自己晉身議會是一個衝擊,可以把握機會問這些議員何時兌現承諾,也可以找葉劉淑儀合作爭取。
陳志全稱,不想外界以為他要變天,認為議員主動不及政府主動。他透露,上屆政府有核心人物想為同性戀者多做事,奈何最高層有宗教信仰而作罷(前任特首曾蔭權是天主教徒) 。就政府推搪社會未達共識,卻從未統計過香港同性戀者的人數,他說:「我想可以每年都做一次意見調查,由我們自己做,可能今年五五比,明年六四,到七三時總可以立法了吧!」
他慨嘆,即使政府肯向前走一步,重推反歧視條例立法,亦僅為性小眾消除一道自由枷鎖,即使是同性婚姻合法化,也不等於政府在宣揚同性戀。問他是否希望政府做得更積極,他說:「未食早餐,很難先食午餐。現階段很難想像,政府機構主動帶頭,如容許公務員在個人資料伴侶一欄填上同性的名字。」不過,他讚揚旅發局今年主動宣傳「粉紅天」同志多元性文化節是進步了。
外國一些國家,如澳洲,性小眾遊行搞得像嘉年華全民同樂,香港能達到這境界嗎?陳志全說,其實政府與民間的態度都一樣,不願將同性戀宣之於口,他希望政府多為性小眾正常化做工夫。他說:「今年的同志遊行我會參加,但除了議員,高官是否也應出席呢?我會嘗試邀請,如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及民政局的官員。」

笑言或選2017特首
陳志全說,性小眾正常化的過程可能很緩慢,但有首個公開的同志議員,就可以令市民明白其實身邊都可能有非異性戀者,他認為,「我常說簡單地問一個人是否接受同性戀沒有用,因為若他身邊家人、朋友都不是(性小眾),他的接受與否只會停留在概念上。公眾人物公開性取向可以確立一個(性小眾的)存在。」
進入議會後,陳志全自嘲唯一的變化是多了被攻擊,生活大部份如常。他已決定在大埔、沙田及將軍澳設議員辦事處,多做地區工作,希望每周至少一晚可以落區。黃毓民囑咐他加入立法會6至8個事務委員會,以熟習立法會工作,目前肯定會加入資訊科技和民政事務兩個委員會,其他則需和黨友協商。問其政途如何走,陳志全稱未想下一步,他笑道:「可能2017年選特首吧,只是去選罷了,何俊仁都選過,能入場一試無妨,嘻嘻!」

新聞出處:http://www.hkdailynews.com.hk/news.php?id=254238

SongYY說明:報導是關於香港的同志遊行,但別忘了兩周後的台灣同志大遊行:10/27下午2:00於台北市凱達格蘭大道(公園路及中山南路間)準時出發!

延伸閱讀
【香港/藝人出櫃】120503 新浪人物誌:黃耀明:不是出櫃,是要打破這個「櫃」
https://gplus.org.tw/action_3.asp?ACTID=ACT1253235151211&myarea=3
【香港/首位出櫃議員】120911 香港東方日報「慢必」(陳志全)直認同性戀/爭取權益 (同志)團體叫好/外國先例 無礙仕途
https://gplus.org.tw/action_3.asp?ACTID=ACT12911205735136&myarea=3

2012-10-11

【臺灣/伴侶法釋疑】121010 台灣立報:消解伴侶關係 單方說了算

2012-10-10 記者史倩玲台北報導

由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推動的同性婚姻、伴侶制度以及多人家屬民法修正草案中,明確規定伴侶制度可以單方解消。伴侶盟秘書長簡至潔表示,如此可避免目前婚姻制度中,因一方不願離婚而無法解消關係的困境。

家庭不再有名無實
根據目前的民法規定,目前台灣離婚方式僅有協議離婚以及裁判離婚兩種方式。我國民法親屬編於民國74年修正時,在裁判離婚的理由上過於嚴格,採用有責主義,換句話說,想離婚的一方必須舉證配偶的惡行,這樣的法律不但導致離婚困難,也讓夫妻、子女及其他家庭成員只能繼續維持有名無實的家庭。

伴侶盟提出的伴侶制度,可以單方解消伴侶關係,避免在婚姻制度下離婚困難的窘境。簡至潔表示,如果伴侶雙方在財產或是小孩監護權上有爭議,也不影響單方面解消伴侶關係。如果雙方協調不成,可在解消關係之後,走司法程序,由法院裁判監護權以及財產問題。

簡至潔還表示,有人會擔心在伴侶制度下,如果伴侶關係解消,雙方又都不願意爭取監護權,是否會衍生小孩無人撫養的問題;但事實上親子關係如果是建立在認養上,無論伴侶關係是否存在,認養人都需負小孩的撫養義務。

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監事朱一宸也表示,依據伴侶盟草案第1058條之3的規定,締結伴侶關係,應以書面為之,並向戶政機關為伴侶之登記;伴侶契約內容有變更時,亦同。簡單來說,希望計劃結為伴侶的人們以文字訂定伴侶契約,然後再向戶政機關登記,讓彼此於「法律上關係」正式生效。

協定契約 保有彈性
契約並非一經登記就不能再改變,締約雙方仍可隨時協調變更約定內容,調整後再向戶政機關更改登記即可。如果雙方沒有約定,則以法律最低的標準為保障。如沒有約定財產制則以法定財產制為主;沒有約定繼承比例及順位,則比照婚姻制度中準用配偶的規定。

基於「契約相對性」原則,契約只對締約的兩人相互間產生法律上效果,所以只要兩人具備出於自由意志、沒有外力脅迫下所訂的契約,都為有效,事項可由伴侶自行商議決定。從伴侶住所、伴侶財產制、家庭生活費用、子女扶養費用、家務分工事項、零用金等到遺產繼承,皆可協議並依雙方意願約定。

朱一宸還指出,有些特殊的情形可能會讓約定內容的一部分或全部產生法律上的瑕疵,例如:如果締約時締約人中有一方因精神狀況欠佳而欠缺行為能力,或是約定的內容根本不可能實現,或者對締約人一方顯然太不公平。締約人若無法自行協議變更,則可尋求法院的介入與調整。如果有一方違反契約,則可以走法律途徑尋求司法判決以及執行,維護當事人權益。

新聞出處: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22745

多元成家我支持連署活動網站-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
http://tapcpr-petition.twbbs.org/

1210112140449081 1210112143114171

延伸閱讀
120625 中國時報名人觀點:伴侶法草案 考驗台灣人權
https://gplus.org.tw/action_3.asp?ACTID=ACT12625232637199&myarea=3&page=4
120618 中國時報名人觀點:天堂不撤守-保障同志權益 應積極釋法修法
https://gplus.org.tw/action_3.asp?ACTID=ACT12619235929104&myarea=3
120611 台灣立報:同志平權 不能只靠婚姻合法化
https://gplus.org.tw/action_3.asp?ACTID=ACT12613233050858&myarea=3&page=4
120604 台灣立報:同志婚姻露曙光 草案7月出爐
https://gplus.org.tw/action_3.asp?ACTID=ACT1266214826858&myarea=3&page=1
111230 中國時報:同志婚姻 別設性別框架
https://gplus.org.tw/action_3.asp?ACTID=ACT111230231616553&myarea=3&page=9
111004 台灣立報:同居伴侶法 婚姻法制問題有解
https://gplus.org.tw/action_3.asp?ACTID=ACT111090237594&myarea=3&page=12

2012-10-11

121011 中國青年報:為什麼說愛滋病正在變成一種慢性病—訪中國CDC性病愛滋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吳尊友

《 中國青年報》記者王聰聰( 2012年10月11日07 版)

日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愛滋病防控中心進一步解讀了《2011年中國愛滋病疫情估計》的新特點。報告披露,截至2011年9月底,我國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約為78萬人。其中報告職業為學生的愛滋病感染者和愛滋病病人人數呈逐年上升趨勢。

    “男男同性傳播是造成學生感染愛滋病人數增加的主要原因。”近日,中國疾控中心性病愛滋病防控中心主任吳尊友,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專訪時指出,在感染愛滋病的學生中,同性傳播比例已從2006年的8%,上升為2011年1~9月的55.5%。在他看來,社會歧視比愛滋病本身更有殺傷力,很多人即使知道自己有危險行為,也不願意去做檢測,這給愛滋病防治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

性傳播成了我國愛滋病毒傳播的主要途徑

    中國青年報:請您介紹一下學生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增加情況。是什麼原因導致學生群體感染人數增加?

    吳尊友:學生愛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報告數佔當年報告總數的比例,已經從2006年的0.96%升至2011年的1.64%,其中20~24歲年齡組所佔學生組的比例,從2006年的20.3%升至2011年1~9月的49.0%。

    現在,性傳播成了我國愛滋病毒傳播的主要途徑(佔63.9%),同性傳播比例上升很快。在整個人群中,同性傳播比例從2006年的2.5%上升到2011年1~9月的13%。而在感染愛滋病的學生中,這一比例上升更快,從2006年的8%上升為2011年1~9月的55.5%。男男同性傳播是造成學生感染愛滋病人數增加的主要原因。我們調查發現,有87%的男男性行為者最近6個月與多個同性性伴發生性行為,只有44%的男男性行為者堅持使用安全套。目前,男男同性傳播多分佈在大中城市以及流動人口集中的地區。北京、上海、成都、重慶、昆明、大連、寧波等城市近年來疫情擴散很快,幾乎每天都有新的感染者出現。

    中國青年報:他們不保護自己,是因為不知道愛滋病預防知識嗎?

    吳尊友:一方面,包括學校教育在內的整個社會層面的宣傳教育都不足,很多人對愛滋病傳播途徑和防治措施等知識了解太少;另一方面,缺乏防範意識,絕大多數人都覺得愛滋病離自己太遠,從來就沒想過會感染愛滋病。而且對於男男同性戀群體來說,並不是有了防愛知識,就會有安全的性行為。這就好比很多醫務人員都知道吸煙有害健康,但還是有相當比例的醫務人員會去吸煙一樣。

愛滋病正在變成一種慢性病

    中國青年報:您曾提出,晚發現、晚報告是導致愛滋病死亡病例增多的主因。為什麼會晚發現?

    吳尊友:晚發現主要是指,病人第一次做檢測診斷出愛滋病感染時,就已經是臨床晚期了。我們希望愛滋病感染者能夠儘早去做檢測,這既有利於保護自己,也有利於減少愛滋病傳播的風險。但是,感染愛滋病對個人來說無異於人生的“大地震”,發現前和發現後整個生活方式都會發生重大變化,所以很多人即使知道自己有危險行為,也不願意去做檢測。

    中國青年報:他們害怕歧視和孤獨?

    吳尊友:對。周圍人對愛滋病人的歧視和冷漠,比愛滋病本身更有殺傷力,使他們看不到希望。如果知道他(她)是一個愛滋病感染者或病人,沒有幾人能和他(她)吃飯、握手、擁抱。出於種種顧慮,一些人寧願遲一點發現,少受一點心理折磨。這樣的困境,折射出“社會的愛滋病”,若不“醫治”,愛滋病的問題還將在其他類似疾病上繼續上演。

    中國青年報:不少人還是覺得愛滋病很可怕。愛滋病到底可不可控?

    吳尊友:愛滋病正在變成一種慢性病,就像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用降壓藥控制高血壓一樣。愛滋病感染者堅持抗病毒治療,理想的話可以活到平均壽命。

    在今年的第十九屆國際愛滋病大會上,來自美國愛滋病感染率最高的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一組數據讓人振奮:在一般人群感染高達3%的華盛頓特區,在採取母嬰阻斷措施後,自2009年以來就沒有發生1例母嬰傳播。研究發現,發生性行為的陽性一方如果按時服用抗病毒藥物,可以實現另一方96%的比例不感染愛滋病。

    這次大會還提出了一個響亮的口號:“邁進沒有愛滋病的新時代”。我覺得“無愛時代”更多指的是,愛滋病感染的風險越來越小。這就要保證兩個條件:第一,每個感染的人都知道自己感染了;第二,每個感染的人都能得到抗病毒治療。

    中國青年報:怎麼找到這些愛滋病感染者?

    吳尊友:通過各種宣傳手段,消除對愛滋病的恐懼,讓那些有高危行為的人主動參與愛滋病的檢測和防治。現在,男男同性戀群體自發成立了很多志願者組織,在信息諮詢、健康教育、行為干預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北京的男男同性戀組織去年檢測發現的愛滋病感染者,幾乎占到北京新發現愛滋病感染者的一半。

    中國青年報:治療愛滋病的藥物貴嗎?

    吳尊友:現在一線抗病毒治療藥品一年大概3000~5000元,根據組合方劑不同,價格會有所區別。現在國家開展“四免一關懷”政策,免費提供抗病毒治療藥物。世界衛生組織今年修訂了抗病毒治療指南,倡導積極治療,建議對男男同性戀者、吸毒人員等特殊人群,只要檢測發現陽性了,就鼓勵接受抗病毒治療。

保護好自己和家庭,就是為愛滋病防治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中國青年報:在愛滋病防治上,我國的整體水平怎麼樣?

    吳尊友:我國在愛滋病防治的“硬件”方面,如診斷試劑、治療藥品研製等,與歐美國家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但在社會科學和綜合防治管理等“軟件”方面,我們處於世界前列。一些被證明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很快在全國推廣,並納入各地政府的考核指標中。近年來,我國新發愛滋病感染人數一直控制在較低水平,2007年為5萬人,2009年和2011年均為4.8萬人。

    中國青年報:現在愛滋病防治的難點主要有哪些?

    吳尊友:社會歧視仍然嚴重,我們還沒弄清楚消除歧??視的有效方法。目前愛滋病防治的工作團隊,以生物醫學背景的人為主,面對愛滋病人的心理、社會歧視等問題還存在短板(SongYY按:短板是指短處,也就是不是擅長的、不是優勢的、不是強項的)。同時,城市化帶來的人員流動性增加,婚前、婚外性行為逐年上升等因素,使得愛滋病毒可能通過多種途徑傳播給他人。

    中國青年報:普通人能為愛滋病防治做些什麼?

    吳尊友:首先還是要了解愛滋病的一些基本知識,能採取自我防範措施。保護好自己和家庭,就是為愛滋病防治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另外,不要歧視愛滋患者,或者傳遞未經證??實的信息。

    預防愛滋病要守好三道屏障。第一道屏障是安全套、殺微生物劑。一對異性夫妻,一方是愛滋病感染者,一方是健康人,如果性行為中堅持用安全套,10年間感染機會小於10%。第二道屏障是性病治療。一個人如果得了性病,就意味著皮膚黏膜發生了炎症,愛滋病病毒就更容易穿過黏膜,順利進入體內並繁殖。所以發現性病一定要及時治療。第三道屏障是高危行為的前、後預防。如果能夠預測到高危行為,最好提前服用抗病毒藥物;如果已經發生了高危行為,短時間內服用抗病毒藥物的阻斷作用也非常明顯。

新聞出處:http://zqb.cyol.com/html/2012-10/11/nw.D110000zgqnb_20121011_3-07.htm

SongYY說明
對愛滋的污名、對感染者的歧視,真的會不利於愛滋的防治嗎?除了上述報導中來自中國的例證,以下兩篇來自美國與馬來西亞的報導,也說明了同樣的事情。就像報導中吳尊友先生所說的:能做到「不要歧視愛滋患者,或者傳遞未經證??實的信息。」,也是對愛滋防治盡力的一種方式!


延伸閱讀
【美國/愛滋現況】120723 中央社:愛滋汙名 美黑人患者苦戰病毒
https://gplus.org.tw/action_3.asp?ACTID=ACT1272320916557&myarea=2
【馬來西亞/愛滋防治】120421 星洲日報:大馬愛滋理事會:迴避接受治療‧愛滋病毒感染者受歧視
https://gplus.org.tw/action_3.asp?ACTID=ACT12423235551362&myarea=2

2012-10-11

121011 泰國世界日報:高校試裝設避孕套販賣機/1021技校設避孕套販賣機 支持率63.9%

高校試裝設避孕套販賣機
2012-10-11 泰國世界日報訊

由促進民辦教育委員會管理辦事處、衛生部疾病監控廳、全國技校和民辦職業高校協會與健康促進支持基金會辦事處於昨天(10日)聯合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支持和發展職業技術高校學生的生活技能,加強性知識教育,並以各教育場所、高校作為試點,在周邊裝設避孕套自動販賣機,最大限度地預防不安全性行為,創造一個「安全社會」。該協議內涉及到的規劃和措施是上述相關部門聯合展開的「一體化學習系統發展項目-民辦高校生活技能和性知識教育」項目的一部分。
 
衛生部疾病監控廳副廳長頌薩表示,少女過早懷孕問題日益嚴重,且數量增長迅速,目前全國年齡低於18歲或者在少女年齡段的懷孕人數達7萬多人,且以3.6%的增幅逐年增長。這些過早懷孕的少女群體中大多僅是初中畢業。據各醫院資料的收集和統計顯示,約70%的懷孕少女因對懷孕準備不充分,進而帶來連串的問題,包括給社會、自己的健康以及嬰兒帶來影響。造成過早懷孕的原因主要來自於忘記按時服用避孕藥、女性安全期的計算錯誤或者對性行為沒有相關準備,最起初的原因額則是青少年群體對性行為和生殖健康的相關知識瞭解的不充分,甚至存在誤解。
 
頌薩指出,其中還有一個十分值得重視的問題,就是很多青少年選擇性行為過後服用緊急避孕藥,以達避孕效果。這種行為是非常危險的,據醫師和藥劑師的醫囑,緊急避孕藥的服用頻率是每個月不應超過2次,且無法預防由性行為帶來的細菌感染問題。近5年來,青少年由不潔性行為帶來的細菌感染患病率越來越高,令人深感擔憂。且愛滋病毒感染者和性病的患者年齡正逐步往低年齡人群發現。因此,針對上述這些問題,有關部門必須切實展開有效預防和解決措施,特別是增加青少年群體對性行為的尊重,不論男女都應對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
 
針對此次推出的避孕套自動販賣機裝設計畫,衛生部心理健康廳顧問榮育表示,由於無法阻止約20%的學生發生性行為,所以希望能通過此種方法,以高校周邊作為試點,盡可能避免不安全性行為的發生,並希望社會各界能對此給予理解,包括管理層、家長和學生等。

新聞出處:http://www.udnbkk.com/article/2012/1011/article_100354.html

技校設避孕套販賣機 支持率63.9%
2012-10-21 泰國世界日報訊

商業管理研究院(NIDA)民調機構昨天(20日)公布「私立職業技術校園內的避孕套自動販賣機」民調結果,發現多數受訪民眾支持在私立職業技術高校內或周邊裝設避孕套自動販賣機,比例達63.9%;剩餘的36.1%則持反對意見。該民調於本月17-19日展開,對象為全國1256位民眾。
 
如果按年齡層次進行分析,發現年齡低於18歲的青少年對此的支持率最高,達73.3%;其次是18-25歲的青年群體,支持率為達68%;再次是26歲以上,支持率60.6%。此外,持支持意見的36.6%受訪民眾認為,該項目可以有效減少少女過早懷孕現象,31.9%認為可有效減少性病的發生,例如愛滋病等,17.3%表示可以讓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對安全性知識的認識有一定增加。
 
當問及避孕套自動販賣機的裝設還應擴展到哪種類型的學校,60.1%的受訪民眾認為是大學校園,其次是公立職業技術學院,達47.1%;最後是中學校園,達39.1%。
 
至於對此持反對意見的民眾則指出,在職業技術學院內安裝避孕套自動販賣機會帶來不良影響,78.4%的受訪民眾表示,這會在一定程度上鼓勵學生發生性行為;其次是與泰國傳統的風俗文化相違背,達21.6%。

新聞出處:http://www.udnbkk.com/article/2012/1021/article_100679.html

2012-10-10

【瑞典/性別多元】121010 自由時報:瑞典平權人士 催生無性別代名詞

編譯張沛元/法新社斯德哥爾摩九日電

瑞典的性別平等傳統已讓老媽出門賺錢、老爸在家帶小孩的情況愈來愈普遍,如今性別平等倡議人士又有新招:主張第三人稱代名詞除了男性的他han與女性的她hon,還應該要有一個沒有性別中立字眼hen。

1210101812212251

他han、她hon… 應該要有無性別的hen
對於推動hen運動覺得又好氣又好笑的獨立記者克雷森說,性別平等界大概是已沒事可做,才會想出這種餿主意。語言學家米爾斯指出,hen一字出現於男性的他han濫用到被視為政治不正確的一九六○年代,目的在於簡化語言與避免得按照性別使用han或hon的麻煩。

童書使用引爆論戰
但這個從來就沒真正獲得廣泛接納的字,卻在兩千年時因瑞典的變性人界的倡導而重新浮上檯面。接著,一本今年出版的童書「奇夫與怪獸狗」(Kivi och Monsterhund),全書以hen取代han與hon,再度點燃此一性別平等論戰。作者魯德克維斯特表示,他這麼做是為了讓該書能向所有孩童,而非僅限男童或女童朗讀。

挺hen派說,hen無意取代han與hon,而是讓說話者在提到某人時,倘若不知道此人的性別、此人是變性人,或者是男是女並不重要時,就不需要特別交代性別。瑞典語言學會的卡爾森說,瑞典社會「需要第三性,第三種立場」,但她也認為仍有必要保留「他」與「她」,畢竟「我們想知道某人是男是女」。

根據米爾斯的說法,無性別的hen字是一種工具,作用在於傳播性別平等概念;但另一位語言學家帕克瓦爾反而覺得,多一個字更不方便;雖說語言決定人的思考方式,但身為語言專家,帕克瓦爾對於hen有助於宣導性別平等抱持質疑態度,畢竟語言與思想間的關聯性並不強,「你並不會因為使用了一個中性的代名詞而變得比較具有性別平等概念」。

目前無法預料hen在瑞典能獲得多少人支持。瑞典學院官方字典編輯馬孟葛倫說,他想不出來世上有哪個被創造出來的代名詞能享有如此主導性的地位;hen是否會被納入二○一五年版的官方字典,取決於該字廣泛流行的程度。截至目前為止,hen看似只是一時流行。瑞典畫報Aftonbladet的線上調查顯示,九成六受訪者說不會去使用hen,還有人表示壓根沒聽過這個字。

新聞出處: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oct/10/today-int3.htm?Slots=BIntMore

2012-10-10

121008 台灣立報:預算政策妥行 愛滋防疫更落實

2012-10-08記者史倩玲整理報導

愛滋藥費目前是由疾管局的預算支出,不過從2010年年底開始,因為公務預算不足,公部門在經費的壓力下,提出了感染者負擔部分藥費的政策。由愛滋感染者組成的帕斯堤連盟表示,愛滋藥費應回歸健保。

癌症支出為愛滋21倍
愛滋醫療費用在2005年被踢出健保,改由公務預算支應,帕斯堤聯盟表示,既然是公務預算,政府就有權責編列預期可能會發生的相關經費,而不是一味地刪減。另外,健保被拖垮和愛滋無關。以癌症為例,民國98年癌症的健保費用支出是420多億,愛滋的支出僅20多億;就洗腎患者為例,民國年台灣洗腎費用高達330億,另洗腎者常因合併症必須住院,所需高額花費都曾被特例對待。而愛滋感染者同樣繳交健保費用,而愛滋病也已被認定為慢性疾病,於理於法都應回歸健保體制之中。

帕斯堤聯盟指出,感染者規律服藥,控制病毒量及提升免疫功能,也努力盡防疫之力。研究證實,有效的治療能降低96%的傳染率,而巴西政府於2012年提升治療標準到CD4細胞在5百以下就免費提供治療,該國政府配合國際治療趨勢,以一年約花175億台幣防治愛滋,而台灣政府卻一再限縮感染者治療費用。正當民間單位不遺餘力地宣導「去除愛滋污名、反愛滋歧視」,政府卻三番兩次帶頭烙印感染者。

不供應低價學名藥
另外,政府無法減少新增感染者以及編足逐年遞增的防治暨醫療費用,也無法有效與藥商議價及鼓勵醫師提供病患使用便宜的學名藥,同時許多專利藥物已紛紛去除專利,台灣卻一直在付高額藥費給藥商。帕斯堤聯盟指出,這都是愛滋政策的失敗,感染者不應背負造成政府嚴重負擔的罪名。

而政府一方面鼓勵全民出來篩檢,另一方面卻又定罪陽性個案,告訴社會大眾這些人「要為不安全性行為」負責任。帕斯堤聯盟指出,如果篩檢為陽性就要被指責,更無人願意篩檢。而政府一直鼓勵特定族群篩檢,甚至訂定考核、獎勵機制,篩出一些特定年齡、族群的人,然後再說這特定年齡、族群的人是高危險族群,不是高危險族群的人認為這和我無關,就不會來篩檢,這樣的政策根本無法有效防治愛滋。帕斯堤聯盟指出,防疫不應再繼續鎖定高危險族群,而應該轉為重視高危險行為的著墨,而非標籤化特定族群。

帕斯堤聯盟表示,愛滋治療目前在公務預算裡,政府突然要收費時,因疾病沒有工作、學生、中低收入戶等等付不起錢的人,也沒有配套措施或補助。即使有補助措施,感染者在申請的過程也可能讓身分曝光。另外,如果有些感染者因負擔不起費用而無法接受治療,造成更多防疫上的隱憂,衍生相關問題,社會更無法承擔。愛滋治療如果回歸健保,一切依健保的標準收費,就不會有相關問題。

新聞出處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22657

2012-10-10

121006 醫藥日報:愛滋病毒導致美國肛門癌男性數量上升

October 06, 2012 醫藥日報 By Lucy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1980年至2005年之間,美國肛門癌症病例顯著增加,這主要是受愛滋病毒(HIV)感染的男性增加了。

     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雜誌上,研究表明,在美國肛門癌患者總數很少,2012年估計有6,230例,但自1940年以來,在普通人群中肛門癌患者病例數目卻在逐年增加。

     研究人員說,HIV感染大大增加了患肛門癌的風險。他們發現肛門癌是HIV感染人群易患的第四大常見癌症。

     為了確定美國HIV感染對肛門癌發病率的影響,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Shiels和她的研究小組,查看了愛滋病毒/愛滋病癌症匹配研究的數據,數據表明了1980年至2005年期間17個州和城市的肛門癌的人數,其中包括患有HIV感染的肛門癌人數和無HIV感染的肛門癌人數。

     Shiels和她的同事發現,1980年至2005年之間有2萬533名肛門癌病例,估計1,665人是HIV感染患者。他們還發現,2001年和2005年之間,1.2%的女性和28.4%的男性肛門癌患者的HIV呈陽性。

     從1980年到2005年,HIV感染並沒有大幅影響女性肛門癌患者,但對男性肛門癌患者的影響卻是巨大的。

     作者在研究中寫道,“最近幾年,很大一部分美國男性肛門癌患者也是HIV感染患者。”他們又補充說,“制定相應的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HIV感染患者增加肛門癌風險,可以顯?地降低肛門癌的發病率。”

     肛門癌是癌症的一種類型,發生在在直腸的末尾處——肛管,大便就是通過肛門排出體外的。與肛門癌相關的危險因素包括人類乳頭狀瘤病毒、有多個性伴侶、肛交、吸煙或良性肛門病變,如痔瘡和肛瘺。

     肛門癌的一些癥狀包括腹脹、大便習慣改變、肛門附近有一個疙瘩、直腸出血、瘙癢或肛門排氣。

新聞出處http://chinese.medicaldaily.com/trad/news/20121006/7971/%E8%82%9B%E9%96%80%E7%99%8C%E8%89%BE%E6%BB%8B%E7%97%85%E6%AF%92%E7%94%B7%E6%80%A7%E6%84%9F%E6%9F%93.htm

延伸閱讀
121005 JNCI J Natl Cancer Inst (原始論文):Impact of the HIV Epidemic on the Incidence Rates of Anal Cancer in the United States
http://jnci.oxfordjournals.org/content/early/2012/10/03/jnci.djs371.abstract?sid=bbc53514-114b-4fe9-8d19-f88e7f6e280c
羅一鈞醫師個人部落格《心之谷》:肛門癌–雞尾酒療法時代的新威脅
http://heartvalley.blogspot.tw/2011/10/blog-pos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