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28

【香港/愛滋醫生之死:當局處置】120317~27 當局由「毋須追蹤染愛滋病醫生曾接觸的病人」到「140病人速驗愛滋息恐慌」的處置轉變相關報導

SongYY說明:根據媒體報導,黃姓醫師墜樓後,一月份香港相關當局便已開會評估事件對其他人影響甚低。3月17日黃醫師感染身分被媒體披露後,相關單位第一時間是表示已評估風險低,表達認為「無需追蹤感染醫師曾接觸過的病人」的立場。但其後在輿論壓力 (詳見《香港/愛滋醫生之死:輿論恐慌》新聞整理)下,2天後成立熱線提供病人諮詢,並於26日再次召開專家會議,之後決議對曾接受剖腹開刀手術的140名病患進行病毒的篩檢追蹤。以下為相關報導依時序的整理。
至於感染者擔任醫護人員傳染風險有多高?強制通報醫護人員的感染身分是否合宜? 請見《香港/愛滋醫生之死:實務評估》新聞整理。

周一嶽稱毋須追蹤染愛滋病醫生曾接觸的病人
商業電台 – 2012年3月17日

東區醫院一名外科醫生年初墮樓死亡,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嶽證實,死者是愛滋病帶菌者,有初期病徵。衛生署已成立包括世衛專家在內的委員會調查,認為有關醫生將愛滋病病毒,傳染給病人的風險相當低,加上考慮到私隱問題,因此現階段毋須追蹤他曾接觸過的病人,但要聯絡他的家人及親友。周一嶽相信,染病的外科醫生,為病人做手術時有戴手套;處理醫生屍體的仵工亦會戴手套,因此傳播風險不高,呼籲病人毋須恐慌。

他又說,這名醫生並無向院方呈報感染愛滋病,現時亦無規定要呈報,但認為醫護人員若有傳染病,應通知上級,以便作適當治療,甚至隔離。

文章出處:http://hk.news.yahoo.com/%E5%91%A8-%E5%B6%BD%E7%A8%B1%E6%AF%8B%E9%A0%88%E8%BF%BD%E8%B9%A4%E6%9F%93%E6%84%9B%E6%BB%8B%E7%97%85%E9%86%AB%E7%94%9F%E6%9B%BE%E6%8E%A5%E8%A7%B8%E7%9A%84%E7%97%85%E4%BA%BA-075600486.html

染愛滋醫生自殺惹關注 醫管局設查詢熱線
新報‎2012年3月19日‎

醫管局鑑於早前一名感染愛滋病公立醫院醫護人員自殺的個案,引起社會極度關注,因此特別分別為病人及員工設立電話查詢服務,以釋除病人及員工對此事的關注和疑慮。

專人解答跟進需要
醫院管理局發言人昨日表示,醫管局現正等待衛生署轄下專家小組就早前一名公立醫院醫護人員感染愛滋病的個案的評估和決定,是否有需要為病人及員工作出所需跟進。在接獲專家小組進一步指示前,醫管局理解到病人對此事的關注和疑慮,因此特別設立電話查詢服務,病人如有任何相關疑問,可於每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致電29962222查詢,會由專人接聽解答查詢和按個別需要作出跟進。

早有標準防護措施
至於公立醫院員工方面,發言人指醫管局亦了解他們的關注,現正在內部設立電話查詢服務。醫管局重申,公立醫院一向實施標準防護措施,避免員工和病人感染和傳播傳染疾病的風險。公立醫院有關專家早前初步評估今次事件後,估計病人及員工受影響的機會甚低。

文章出處:http://www.hkdailynews.com.hk/news.php?id=217045


專家組下周一開會評估東區醫院醫生感染愛滋病個案
香港商業電台21.03.2012

衛生署委任的愛滋病與醫護人員專家組,將於下星期一開會,以進一步評估年初墮樓死亡的東區醫院醫生感染愛滋病的個案,同時邀請世衞組織的專家出席會議。衛生署發言人表示,專家組將評估這名醫生對曾治理病人構成的風險程度,並就是否要追查病人,作出建議。衛生署重申,專家組一月已召開首次會議,並確認沒有持續傳染病人的可能,而根據文獻及海外經驗,在醫護環境中,病人被染病醫護人員,傳染愛滋病病毒的風險極微。

http://www.881903.com/Page/ZH-TW/newsdetail.aspx?ItemId=495619&csid=261_341

回應染病毒醫生死亡事件140病人速驗愛滋息恐慌
2012年03月27日 香港商報 記者蕭瑩盈

今年1月,跳樓輕生的東區醫院外科醫生黃浩卿被證實感染愛滋病,引發病人恐慌事件有新進展。反應遲緩的醫管局和衛生署,昨日終決定進行「回望調查」,首階段為140名病人進行一次性快速檢驗,2日內可得出測試結果。衛生防護中心總監曾浩輝強調,相信感染風險很低,但專家組承認因今次事件較過往收到轉介個案風險為高,所以首次進行「回望調查」。

「回望調查」首階段展開
愛滋病與醫護人員專家組在昨日召開第2次會議,評估一宗涉及東區醫院醫護人員感染愛滋病的個案。鑑於公共安全及關注,當局決定進行「回望調查」,首階段為140名過去2年曾接受該醫護做手術的病人進行一次性驗血檢驗,即日或翌日可得知結果。但當中不包括曾接受婦科、兒科、神經科及耳鼻喉科和眼科的手術病人。若病人的結果出現陽性,化驗人員會將血液再跟該醫護的樣本作基因比對,進一步確定其傳染關系。專家組會根據第一階段調查結果,檢討是否需進行第2階段的調查跟進。

數日內電話及發信聯絡
醫管局職員會在這2、3日內,以電話聯絡涉及的東區醫院病人,若聯絡不到,會寄挂號信通知。其他市民若有疑問,可致電熱線29962222查詢。
專家組解釋,根據文憲記載,及世衛專家的意見,染病醫生將愛滋病病毒,傳染給病人風險很低,而傳染給同事的風險更接近零。但為安全起見,專家組根據手術的复雜性定出兩年標準。傳統剖腹、割胃、涉及斷骨等手術,及超過3小時或急救手術均屬高風險類別,因醫護有可能在手術過程中受傷而不知。另外。就一般來說,醫護人員均需做好防護措施,包括戴眼罩、口罩和消毒手套,因此病人受感染機會非常低。

專家組認今次風險較高
自94年成立以來,專家組共處理20宗相關個案,涉及醫生、護士、牙科人員及輔助人員等,專家組承認,今次風險較高,是首次經評估后需為病人進行回望調查。
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總監曾浩輝表示,現時無法例強制醫護人員呈報個人健康狀况,相信目前的自顧性呈報性質有效。由於有關呈報機制需同時照顧人權、私隱、公共衛生及法理等問題,需進行廣泛諮詢,取得社會共識才能修訂。

熱線1周接50人查詢
醫管局質素與安全總監廖慶榮表示,電話熱線上周設立以來,至今有50人查詢,如有病人最終確實受感染,當局會與病人商討賠償事宜。他又指,無證據顯示該醫護有隱瞞病情情况,但承認醫管局無見過其入院或接受愛滋測試的紀錄。
醫管局中央內科統籌委員會主席李頌基表示,病人受醫護人員血液感染機會約為4/1000,自80年代至今,涉及病人受醫護人員感染愛滋病的個案只有4宗。
任職東區醫院外科部駐院專科醫生的黃浩卿,生前被視為醫管局明日之星。他02年在中大畢業,03年加入東區醫院實習,曾參加院內微創外科訓練中心推行的駐院醫生訓練計劃,09年參加國際結腸直腸疾病研討會更獲最佳論文獎,并於去年成為外科專科醫生。由於黃高大俊朗,有「靚仔醫生」稱號。
今年1月12日,黃浩卿在灣仔嘉薈軒39樓住所跳樓,墮地時撞到圍欄,身體分兩截,血肉四濺。其后被發現患有愛滋病。據報導,他死前曾到過泰國旅游,返港后離奇消瘦,其感染愛滋病未知是否與此有關。

文章出處:http://www.hkcd.com.hk/content/2012-03/27/content_2929194.htm

醫管局:需接受測試主要為剖腹手術病人
2012-03-26 HKT 香港電台21:00

東區醫院一名外科醫生,年初自殺身亡後,證實生前感染愛滋病,當局會主動為140名病人進行快速病毒測試及輔導。
當局表示,140名病人中,大部分病人曾接受開刀的剖腹手術,包括切除胃、大腸及膽囊等手術。140名病人中不包括婦產、耳鼻喉及眼科等病人。

醫管局會主動用電話及寄信聯繫140名病人,如3日後仍未能聯絡,會再以掛號信形式嘗試聯繫。當局亦設立熱線29962222,讓市民查詢。

醫管局質素與安全總監廖慶榮表示,現時沒有要求醫護人員強制申報有否感染愛滋病,因此現時沒有感染愛滋病醫護人員的具體數字。

文章出處:http://www.rthk.org.hk/rthk/news/expressnews/20120326/news_20120326_55_828960.htm

Logo

延伸閱讀
【香港/愛滋醫生之死:輿論恐慌】120317~0321 墮樓外科醫生證染愛滋事件/香港媒體對當局處置批評相關報導
https://gplus.org.tw/action_3.asp?ACTID=ACT12328204131622&myarea=2
【香港/愛滋醫生之死:實務評估】120317~0327 全球僅一宗愛滋醫生感染病人 /醫局無意強制愛滋醫護呈報 防標籤令染病者隱藏/其餘相關報導
https://gplus.org.tw/action_3.asp?ACTID=ACT12328212226505&myarea=2

2012-03-28

【香港/愛滋醫生之死:實務評估】120317~0327 全球僅一宗愛滋醫生感染病人 /醫局無意強制愛滋醫護呈報 防標籤令染病者隱藏/其餘相關報導

SongYY說明
前一篇《香港/愛滋醫生之死:輿論恐慌》新聞整理呈現香港媒體對感染HIV醫護人員的憂慮以及事件的恐慌,但是到底醫護人員若感染HIV,病人的感染風險有多高呢? 需要強制醫護人員對其工作醫院坦承感染身份嗎? 這篇整理了幾則相關報導,或許透過務實的數據,能卸除我們對愛滋不必要的焦慮。報導中也有美國醫療護理流行病學學會(SHEA)針對HIV感染的醫護人員制訂的手術風險指引,可供參考。
至於香港當局在輿論壓力下於3月下旬所作的事件處理,也請見《香港/愛滋醫生之死:當局處置》新聞整理。

全球一宗醫生感染病人
2012-03-27 星島日報 記者 張聲慧 報導

針對有外界擔心病人會從醫生處感染愛滋病,有專家指,病人從醫生處感染愛滋病毒的機會近乎零,而全球亦只有四宗懷疑病人從醫生處感染愛滋病的個案,最終亦只有一宗證實個案。

專家指機會近乎零
  醫管局內科中央統籌委員會主席李頌基指,目前全球共有四宗病人從醫生處感染愛滋病的懷疑個案,當中包括於一九九○年時,佛羅里達州曾有一名牙醫把愛滋病傳染給六名病人,該名醫生同樣在死後才被發現患病。二○○○年曾有法國骨科醫生傳染愛滋病給一個病人,以及一名護士傳染愛滋病給一個病人;而二○○一年時,西班牙亦有一名產科醫生把愛滋病傳給一個病人。最終只有骨科醫生傳病個案獲得證實。
Albion Street Centre暨世界衞生組織愛滋病╱愛滋病病毒區域合作中心總監Julian Gold教授指,根據他以往的經驗,病人由從醫生處感染愛滋的機會近乎零。「一九九九年,美國曾有報告指出,有三十三名患有愛滋病的醫護人員接觸了二萬二千個病人,最後發現有一百三十人的HIV測試呈陽性反應,當中只有五人有機會是由醫護人員處而受到感染。」李頌基補充,醫生與病人有血液接觸的機會率只有一千分之四。

文章出處:http://hk.news.yahoo.com/%E5%85%A8%E7%90%83-%E5%AE%97%E9%86%AB%E7%94%9F%E6%84%9F%E6%9F%93%E7%97%85%E4%BA%BA-220936958.html

全球4宗個案 愛滋醫護傳染9病人
2012-03-27 明報專訊

醫護傳染愛滋病給病人比率雖低,但全球仍有4宗個案,9名病人不幸感染,當中一名美國牙醫更把病毒傳染給6名病人。醫管局內科中央統籌委員會主席李頌基說,這名牙醫生前把病毒傳給6名病人,情況不尋常,外界推測他可能別有用心。

美一牙醫傳染6病人
除了這名美國牙醫,法國亦有一名骨科醫生和一名護士,分別把病毒傳染兩名病人,西班牙亦有醫護把病毒傳染一名病人。

醫管局外科中央統籌委員會主席莫碧添說,該牙醫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執業,已因愛滋病病逝。他重申,醫護傳染病人風險不高,英國曾為28名染病醫護追查1.1萬名病人,但當中無病人受感染。世衛海外專家Julian Gold教授指出,美國也曾為33名感染醫護追溯逾2萬名病人,發現有130名病人感染HIV,但懷疑當中由醫護感染的只有5人。

李頌基說,病人一旦感染愛滋病,首3個月的病毒量較高,到健康出現惡化時,病毒量也會升高,較易感染其他人。但外國研究顯示,病人接受藥物治療後病毒量會降低,可減低傳染風險,母嬰傳播及透過性接觸傳播率亦大大減低。

文章出處:http://news.mingpao.com/20120327/gma3.htm

醫局無意強制愛滋醫護呈報  防標籤令染病者隱藏
2012-03-27 明報專訊

今次事件突顯目前醫管局並無強制要求醫護人員呈報病歷,醫護人員私隱與病人保障如何平衡引起激烈討論。醫管局表示,目前醫護自願呈報感染愛滋病毒,10多年來運作良好,擔心強制呈報可能弄巧成拙,標籤效應會令染病醫護隱藏真相,到頭來遺害更大。

開刀手術列高風險
根據美國醫療護理流行病學學會(SHEA)制訂的指引,手術風險分為3級,其中第3級開刀手術列作高風險,感染肝炎或愛滋病毒的醫護會被限制進行第三類手術(見表)。

醫管局內科中央統籌委員會主席李頌基醫生表示,醫護做手術時若不小心穿刺手套,才會令血液進入病人體內,醫護把愛滋病毒傳予病人的機會僅千分之四,傳染性屬低度,低於肝炎。世衛海外愛滋病專家Julian Gold亦指出,目前全球沒有任何國家強制醫護通報感染愛滋病。

主診醫生不記名呈報
雖然香港沒有強制呈報要求,但李頌基表示,目前本港治療愛滋病人的伊利沙伯醫院、瑪嘉烈醫院及衛生署九龍灣綜合治療中心,醫護若向這3處求醫,其主診醫生會根據其工作性質,以不記名方式把個案呈報給衛生署專家組評估風險,評估包括建議染病的醫護採取防範措施,定期跟進患者的治療和進展,了解其身體狀况,也會評估醫護是否能夠有效照顧病人,是否需要調動工作崗位。被問及醫護的主診醫生會否知情不報,李頌基指出,主診醫生需要遵守專業操守,不然會受到醫委會紀律制裁。

醫護不驗血 播毒風險更高
李頌基說,自願通報可鼓勵染病醫護驗血、求醫,專家小組可跟進治療和監察病情發展,相反,強制呈報會造成標籤效應,導致醫護不敢驗血,若他們不知道自己染病,把病毒傳染給其他人的風險會更高。

「關懷愛滋」項目總監張曉華認同醫管局維持不強制醫護通報感染愛滋病。她說,愛滋醫生跳樓新聞在感染者社群引起迴響,擔心社會對他們有更多標籤。張指外國的經驗顯示,不記名測試更能推動HIV感染者驗血,相反只會令感染者「匿埋」,拒絕驗血。

文章出處:http://news.mingpao.com/20120327/gma2.htm

123282145185431醫護人員感染B、C肝或愛滋,只要採取標準化保護措施,便可進行第一、二類手術;若接受治療、病毒量控制在一定標準以下、一年驗血兩次,則可進行第三類手術。…

2012-03-28

【香港/愛滋醫生之死:輿論恐慌】120317~0321 墮樓外科醫生證染愛滋事件/香港媒體對當局處置批評相關報導

SongYY說明
3月中旬香港媒體大幅報導一位於1月自殺身亡的外科醫生被證實是HIV感染者 (並已有愛滋初期症狀)一事。儘管相關單位說明該位醫生的病人被感染的風險極低,毋須擔心;然而媒體輿論則紛紛對相關單位的處置提出批評,呼籲應對醫生進行手術過的病患、甚至清運遺體者,進行病毒的追蹤檢驗。此外也呼籲應對感染HIV的醫護人員強制通報、加以規範。以下是幾則媒體相關報導的整理。
至於感染者擔任醫護人員傳染風險真的高到需要恐慌嗎?強制通報醫護人員的感染身分真的合宜? 請見《香港/愛滋醫生之死:實務評估》新聞整理。而香港當局在輿論壓力下於3月下旬所作的事件處理,也請見《香港/愛滋醫生之死:當局處置》新聞整理。

墮樓外科醫生證染愛滋 當局稱傳染風險低 毋須追蹤病人
香港成報 2012-03-18 記者梁康然、本報靜態組報導

        一名東區醫院外科醫生早前在灣仔寓所墮樓身亡,醫院管理局昨證實該名醫生為愛滋帶菌者,但就強調愛滋病靠血液感染,而醫生做手術前會做好預防措施,透過日常社交傳染愛滋病風險相當低,認為現階段毋須追蹤死者生前接觸過的病人。而生署已成立專家組評估對病人及員工的風險。

  跳樓身亡的東區醫院外科醫生黃浩卿(34歲),為駐院專科醫生。有指死者為愛滋病感染者,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嶽回應傳媒提問,他確認早前東區醫院有愛滋病帶菌者醫生墮樓死亡,有關部門及專家已就事件作出研究分析,認為病人經有關醫生感染愛滋病風險不高,暫時無必要追蹤死者生前接觸過的病人,但會跟進死者的家屬狀況。

死者生前沒透露病情
  周一嶽指,死者生前沒未曾向東區醫院透露過自己病情,院方也不知他染上愛滋病。周表示,目前不知道死者生前的主診醫生是誰,而有關主診醫生亦能以病人私隱為由,拒絕透露死者生前病情。
對於被指有人隱瞞醫生染上傳染病,令病人權益受損,更惹來病人恐慌。周解釋,局方收到消息後,已透過專家委員會分析事件,認為經醫生傳染愛滋病機會極微,即使死者是外科醫生,也因醫生做手術前會做好預防措施,病人感染風險不高。根據英國及歐洲的資料顯示,有34名醫療人員是愛滋病帶菌者,並跟蹤逾9,000名病人,沒發現有傳染情況,因此認為本港暫時沒有需要公布有關消息。

由專家小組研究評估
  醫管局發言人亦就事件回應傳媒提問,表示公立醫院一向有防護措施,病人及醫護人員在院內感染愛滋病機會甚低,不過為謹慎起見,本個案已轉交衛生署轄下專家小組研究和評估,決定是否要對病人和員工作進一步跟進。不過就當局現行的人力資源守則,並無規定醫護員工必須呈報個人疾病紀錄、包括傳染疾病,以保障員工私隱。同時亦拒絕證實受感染醫護人員身分。
生署回應稱不評論個別個案,只證實曾接獲一名醫護人員感染愛滋病的轉介個案。署方發言人表示,已經召開專家組會議研究事件,基於個案複雜,專家組需要搜集更多資料,並聽取本地海外各專家意見,短期內將召開第二次會議研究下一行動。
該名有「明日之星」之稱的外科專科醫生,於今年1月12日凌晨5時許,在灣仔大王東街嘉薈軒39樓寓所墮下死亡,由於墮地時撞到硬物,殘肢散落大廈門前,大批警員到場調查,仵工隨後到場移走屍體,但當時各人未有特別防護裝備。

文章出處:http://www.singpao.com/gw/xwa/201203/t20120318_341009.html

愛滋醫生照操刀 醫局守則宜檢討
2012-03-18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文森

 今年1月中,一名墮樓身亡的東區醫院外科醫生證實為愛滋病帶菌者。食物及衛生局證實,該名醫生生前已出現初期病徵,患病後曾為病人施行手術,惟當局並無「守則」要求醫護申報傳染病等病歷紀錄,而醫管局於他身故後才知悉病歷,卻一直未有向外公布事件。當局強調,病人接受治療期間受感染的風險極低,呼籲病人毋須恐慌,暫毋須追蹤該名醫生曾接觸過的病人。病人組織批評,事件揭露醫生呈報病歷制度存有漏洞,或增加病人感染傳染病的風險,促請醫管局檢討「守則」。
醫管局昨證實,早前知悉一名醫護人員為愛滋病帶菌者。據了解,該名醫護人員是今年1月中在灣仔墮樓身亡的東區醫院外科醫生黃浩卿。
醫管局發言人表示,已把個案交予相關專家進行初步評估,基於公立醫院一向實施標準防護措施,相信病人及員工受影響的機會甚低,但為謹慎起見,該局已立即作出相應跟進,並按一貫程序轉交衛生署轄下的專家小組研究和評估,現正等待該小組的指示,以決定需否為病人及員工作出所需跟進。

衛生署無公布 無追蹤病人
 衛生署則不評論個別個案,但證實早前接獲一宗醫護人員感染愛滋病的轉介。該署發言人表示,專家組已經召開會議,基於個案的複雜性,專家組認為需要搜集進一步資料,並聽取其他海外及本地的專家意見,專家組會於短期內召開第2次會議再作討論。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嶽回應事件時表示,該名醫生感染愛滋病後,並無向上司呈報,直至事主去世後,醫管局才得悉事件,並已「即時」匯報衛生署專家小組跟進,現時亦未確認其染病途徑。至於當局為何未有對外公布事件,他解釋,根據外國經驗,病人經由醫護人員傳染疾病的風險相當低,加上基於私隱問題的考慮,認為「無需要」公布事件,現階段亦毋須追蹤死者曾接觸過的病人,但會聯絡死者的親人及朋友。

醫護可瞞傳染病 病團不滿
 根據醫管局現時的《人力資源守則》,並沒有要求或規定醫護人員必須呈報個人疾病紀錄,包括傳染疾病。周一嶽未有正面回應該做法是否不恰當,但強調如醫護人員患上高傳染性疾病,如肺結核及呼吸道疾病等,會先向醫院呈報,接受適當治療,痊癒後才返回工作崗位。他相信,負責治療死者的醫生曾向衛生署呈報個案,但衛生署對愛滋病患者的呈報有特別安排,以保護其身份。有傳染病專家則指出,現時歐美等國家亦沒有要求醫護人員要呈報病歷,香港是否要採取較嚴謹的標準需再作研究。
社區組織協會病人權益幹事彭鴻昌認為,醫療機構有需要知道醫護人員是否患有傳染病,才能保障病人免受感染。他指出,愛滋病能透過血液及體液傳播,若有染病醫護人員替病人施行手術,有機會接觸病人血液,增加病人感染風險。他批評,現時醫管局《人力資源守則》未盡完善,促請醫管局檢討收緊。

文章出處: http://paper.wenweipo.com/2012/03/18/HK1203180001.htm

醫局不能存有僥倖 必須認真堵塞漏洞
2012-03-18  香港成報社論

  東區醫院一名外科醫生今年年初墮樓死亡,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證實,死者是愛滋病帶菌者,有初期病徵。衞生署已成立包括世衞專家在內的委員會調查,認為有關醫生將愛滋病病毒傳染給病人的風險相當低,加上考慮到私隱問題,因此現階段毋須追蹤他曾接觸過的病人,但會聯絡他的家人及親友。周一嶽表示,染愛滋病的外科醫生為病人做手術時有戴手套,此外處理醫生屍體的仵工亦會戴手套,因此傳播風險不高,呼籲病人等相關人士毋須恐慌。
事件發生於年初,兩個月後醫管局才公布,空口呼籲病人不要恐慌,這並非負責任的做法。眾人皆知,愛滋病毒有叁大傳播途徑,性行為傳染、血液傳染、母子垂直傳染。世衞組織也早有指引,醫務人員和護理人員接觸病患要注意幾個方面,接觸患者血液或其他可能帶有血液的體液,包括尿液、糞便、嘔吐物時,應該要戴手套;不論是照顧者或愛滋患者,雙方的皮膚有傷口或皮膚有破裂時,都應該要用紗布或繃帶覆蓋好;接觸血液或其他體液後,應該立即洗手,及清洗其他有接觸的身體部位。而一名外科醫生,手術時使用的是刀刀剪剪,接觸的有病人的血液,一旦愛滋醫生有流血的傷口,病毒傳染給一般病人的可能性雖然不大,但還是存在的,連醫管局有關人員在解釋這次事件的時候,也不敢百分百肯定手術中不可能發生傳染,因此叫病人或相關人士不必恐慌,他們會就此放下心頭大石?
我們認為,就算醫生手術傳染愛滋的可能性只有萬分之一,也須當作有可能傳染的認真態度去處理、去追查,萬萬不能存有僥倖心理。所以,醫管局必須對曾經接受這位醫生手術的病人作一個全面跟進,為他們作些補救行動,一個也不能漏。此外,也要為當日處理該醫生遺體的仵工進行全面檢查,可以斷定,現場血肉模糊,仵工大有可能接觸到該醫生的血液。只有確保所有毫無提防情況下接觸過該名醫生的人士都安全的時候,醫管局才可以說一句,沒有任何人因此事件而染上愛滋病毒。
醫管局應該通過這件事全面檢討目前有關指引的缺失。現時患有愛滋病、或愛滋帶菌的醫生,醫管局並無制定呈報機制,這便產生漏洞。我們認為,患有這種疾病的醫生或帶菌者,以及其他患有傳染病的醫生,都有責任有規定必須呈報院方,形成一項硬性規定。這個做法並非歧視醫生,而是通過這種呈報機制,可以讓醫院作出判斷,哪些帶菌患者可以繼續行醫,哪些不該繼續行醫;可以繼續行醫的,亦應看是哪一科,如外科、婦科的則必須更加審慎,要以科學態度分流,才能確保病人的安全。
此外,九龍醫院成立的獨立調查委員會,完成對一名患咽喉癌中風病人死亡原因的調查,指該病人氣管造口紗布四邊錯誤地被紙膠布貼著,懷疑護理出錯致病人死亡。調查委員會主席表示,病人的氣管造口屬永久性造口,但牽涉的16名護理人員俱錯誤當成是臨時性氣管造口處理,令病人依賴呼吸的管道被完全覆蓋。由於有關人員警覺性低,轉院時又無正式交接文件,根據口供,有護理人員貼上紗布,令內層貼不牢固,病人可能因大力呼吸致死。
事故涉及16名護理人員,將氣管永久性造口錯誤當成是臨時性造口處理,而無一人能發現出錯,這是何等可怕的失職,實在令人難以置信。這表明不少程序或沒有明確指引,有指引而無認真執行。對此,九龍醫院和醫管局必須嚴肅認真堵塞漏洞,制訂嚴謹的工作指引,並且加強對員工的培養教育,包括本院工作指引和院與院之間病人轉院治療的工作指引,務必嚴格把關,保障病人的安全。

文章出處:http://www.singpao.com/yl/sl/201203/t20120318_341016.html

醫局制度僵化 釀黃浩卿悲劇
2012-03-21 香港東方日報 記者陳紹恒、戴碧怡

  東區醫院醫生黃浩卿自殺後被揭染愛滋,消息透露黃輕生前在泰國驗身證實患愛滋病,出事前數周已出現愛滋病人特有的「肺囊蟲肺炎」,留醫東區醫院深切治療部,主診醫護遂知悉病情,礙於私隱及內部無明確處理機制,未及時讓管理層警惕及提供心理輔導等,釀成悲劇。衞生署已邀請澳洲世界衞生組織(WHO)愛滋病專家來港,下周一(廿六日)開會評估風險。

無法及早提供心理輔導
  消息指,死者輕生前數周曾入住任職的東區醫院深切治療部,確診肺囊蟲肺炎。據知他承認曾到泰國做愛滋病檢測證實陽性。消息人士質疑醫管局內部機制不足,未能及時察覺涉及醫護人員身體及心理健康的問題,無法及早提供心理輔導,終導致悲劇。當局事後採取隱瞞及低調處理態度,亦令人懷疑欲將事件變成「永遠的秘密」。

  有微生物專家指出,年輕人因肺囊蟲肺炎入住深切治療部,主診醫生「一睇就估到係咩嘢事」。一般只有三類人患該種肺炎,包括超輕磅初生嬰;接受化療或器官移植的免疫力受壓抑人士及愛滋病患者,徵狀亦與典型肺炎不同,患者初時消瘦及晚間盜汗,之後發燒、乾咳及氣喘。

  一般肺炎多數影響單側肺部,肺囊蟲肺炎同時影響兩邊肺,情況輕微,在X光肺片中只看到薄薄一層白色如「磨沙玻璃」。八至九成愛滋病患者於感染後五至六年後,出現肺囊蟲肺炎。

  有公院深切治療部醫生坦言,即使發現涉及醫護的愛滋病個案,基於私隱問題,主診醫生絕不可能主動向局方匯報,一般轉介伊利沙伯醫院及瑪嘉烈醫院的愛滋病中心,由專家作支援。

邀請世衞專家評估風險
  衞生署昨公布已邀請世衞愛滋病/愛滋病病毒區域合作中心總監Julian Gold教授來港,他本身為澳洲悉尼Albion Street Centre總監,將以海外專家身份出席專家組會議,香港外科學院及醫管局專家亦會出席。專家組一月已召開首次會議,評估該醫護人員對曾治理病人構成的風險,及需否追查病人,當時確認沒有持續傳染病人的可能,科學文獻及海外經驗均顯示風險極微。由於個案複雜及為審慎起見,專家組欲搜集更多資料及聽取其他本地及海外專家意見,下周一會議後會對跟進工作發表最終建議。

文章出處: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20321/00176_047.html

13527732273381延伸閱讀
【香港/愛滋醫生之死:實務評估】120317~0327 全球僅一宗愛滋醫生感染病人 /醫局無意強制愛滋醫護呈報 防標籤令染病者隱藏/其餘相關報導
https://gplus.org.tw/action_3.asp?ACTID=ACT12328212226505&myarea=2
【香港/愛滋醫生之死:當局處置】120317~27 當局由「毋須追蹤染愛滋病醫生曾接觸的病人」到「140病人速驗愛滋息恐慌」的處置轉變相關報導
https://gplus.org.tw/action_3.asp?ACTID=ACT12328214833572&myare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