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11

【臺灣/同志與家庭】121210 PeoPo公民新聞:世代造就差異?一探同志與家庭關係

世代造就差異?一探同志與家庭關係
2012.12.10 記者沈葳、胡維中、鄭泓沅/台北市報導

1212112146359601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於11月18日,邀請美國伊利諾大學社會學博士Amy Brainer至本會大教室,分享她在全台灣各地進行關於「不同世代的同志與家庭關係」為期16個月的田野研究,以及訪談了70位同志或同志的異性戀家庭成員後的初步研究心得。

    家庭是許多同志生命中最親近也最具挑戰性的議題,而每個人對於面對家庭的方式與期待都不大相同。Amy Brainer指出要了解世代差異要有更多的社會及歷史觀點,也需要一個新架構來了解同志的異性戀家庭成員,過去研究同志的家庭成員,大多只把重點放在父母而沒有考慮其他家庭成員,且也只將重點放在父母接受孩子的性向認同與否,但事實上父母的生活有很多面向,會因為經濟、政治、社會結構而有所影響。

    Amy Brainer分析同志家庭故事的世代差異,20~30歲這個世代的年輕人重視獨立,像是獨立於家庭之外屬於自己的生活與認同,現代社會特徵是擁有許多「做自己」的新概念、新想法,因此相較於40~50歲的同志來說更容易在家庭成員中造成衝突。

    另一項重要的研究發現20~30歲同志的手足發揮重要作用,他們扮演同志與父母之間的協調者,因為長時間且親密的相處關係,同志往往先與兄弟姐妹出櫃,同志的手足便會提供正面的同志資訊給父母,幫父母預先做心理準備,又或者積極的防止父母發現,面對同志議題扛下許多責任。40~50歲同志的兄弟姐妹則有自己的生活要忙,像是打理家事、照顧小孩,並且處在較保守的社會環境,所以較多採不反對也不積極支持的態度。

    從中我們可見提供資訊給異性戀年輕人在現代開放且多元的社會下有十足的重要性,讓能夠懂得尊重、包容的正確性向觀念普及,將深深影響著世代同志的發展。Amy Brainer也表示會進行這系列講座的演講,純粹出於希望與在意台灣同志處境的人分享,接下來還有其他對於台灣同志與社會關係的研究將持續進行。

新聞出處:http://www.peopo.org/news/106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