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13

【國際/臉書曝光】130313 蘋果日報:讚李小龍是同志? 臉書看個性有點準?/中央社:臉書按讚 私密資料全都露

讚李小龍是同志? 臉書看個性有點準?

蘋果日報 2013/03/13

看人給哪些粉絲專頁按「讚」、狀態,竟能知道他的性取向、宗教、政治觀,甚至IQ?而準確度竟高達95%!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劍橋大學心理測試中心,分析了5萬8千位美國人的臉書發現,若一個人同時「讚」支持人權、音樂劇《綠野仙蹤女巫前傳》(Wicked)、Nike籃球及李小龍的粉絲專頁,可能是男同性戀者。

「讚」電影《絕地奶霸》(Big Mommas)、奶昔及游泳,可能是濫用藥物者。而「讚」炸薯條、教父電影和摩根費里曼(Morgan Freeman)的聲音,更反映你IQ高!

透過看臉書曾按「讚」的歷史,研究人員成功預測該人的宗教達82%、政治觀達85%、男同性戀的準確度達88%、種族更有95%。

中心負責人Gus Hosein說,看「讚」知人的個性,對生活造成極大影響,例如銀行,可藉此決定誰獲得貸款。

新聞出處: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international/20130313/170212

臉書按讚 私密資料全都露

中央社 華盛頓11日綜合外電報導 譯者:中央社張詠晴 2013/03/12

或許你只是按了臉書上友善的「讚」按鍵,但研究報告今天顯示,「讚」不僅透露你的喜好,更可能讓使用者的種族、年齡、智商、性傾向和其他個人資訊全都露。

研究人員開發一套演算法,運用臉書按讚模式塑造出使用者形象,而這很可能洩漏使用者的私人資料。

這些運算模式成功推論出使用者性別,正確率高達88%,區別使用者為非裔美國人或白人的正確率高達95%。區分基督徒和穆斯林的準確率則有82%。

這套演算法也能推斷使用者性傾向、是否愛喝酒、抽菸或使用藥物,甚至他們的父母是否離異。

有些傾向顯而易見,像是在白宮頁面按讚的比較可能是民主黨,如果在美國前總統小布希頁面按讚,這人大概是共和黨,但其他例子比較沒這麼分明。

舉例來說,在美國歌舞電視劇「歡樂合唱團」(Glee)頁面按讚的男性使用者較可能是同性戀,而在職業摔角臉書頁面按讚的男性使用者較可能是異性戀。

喜歡影歌雙棲女星珍妮佛羅培茲的人比較外向,熱愛「蝙蝠俠:黑暗騎士」電影的使用者則內向得多。

智商高的民眾比較喜歡「柯爾勃報告」(The Colbert Report)節目或「教父」電影。較低智商的使用者則愛哈雷重型機車和「毒藥」樂團主唱(Poison)布雷特麥可斯(Bret Michaels)。

這份報告今天發表於美國雜誌「國家科學院學報」(PNAS)。劍橋大學和微軟公司研究部門人員網羅5萬8000多名自願受試者,提供臉書按讚資料、人口資料和心理測試結果,並加以分析。

報告共同作者史迪威(David Stillwell)說:「『讚』按鍵頗具吸引力,使用者很容易就按下按鍵。」

他說:「但是多年來使用者卻沒有意識到,那些你按讚的東西,逐漸對你不利。」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數據雖然有利於廣告和市場分析,但也會讓使用者卻步,因為當中實在透露太多個人隱私。

他們也推出臉書應用程式「按讚透露你是誰」(You Are What You Like),讓使用者一窺自己的個性評估。

新聞出處:http://www.cna.com.tw/News/aIT/201303120085-1.aspx

SongYY補充:臉書社群內容是公開的,當你按下讚、按LIKE或者是留言都會被你的朋友看到,透過看臉書曾按「讚」的歷史,研究人員成功預測男同性戀的準確度達88%,若是未出櫃而且不想出櫃的朋友,在臉書上應多加注意,避免意外被迫開啟櫃子。

延伸閱讀:

Cheer雜誌 140期:按「讚」=無聲陷阱!臉書5地雷,你踩到了嗎?

文章出處:http://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32376

2013-01-28

【感染者的故事/隱私】130128石皓:關於「如何」的問題

作者:石皓

當他人問我們是如何感染時,有時難免會覺得尷尬,但是如果處理得當,也許也不失為一個機會教育的良機。

還記得剛得知自己感染不久後,我的表妹很直白的問我是如何感染的,她甚至告訴我說她知道原因不是做愛就是毒品,當時我真的有點震驚,我不確定哪一個行為在她眼中比較難以接受,但是我當時所顧慮的,是如果我告訴她之後,接下來該怎麼做?另一次的經驗是跟我的同志好友,他已經知道我感染身分有一段時間,在一次相約外出用餐的場合中,他開始細數我們所共同認識的友人,並一一地猜測誰可能是感染者,我心知肚明他如此做的目的,但是基於尊重,所以也沒有跟他一起瞎起鬨。

其實,這個關於「如何」的問題,雖然可能說者無意,但有時等於是在傷口上灑鹽,會讓我們覺得似乎被評判或是怪罪;這個問題也可能會在我們正試著專注於接納,並繼續在生活的路上前進之時,勾起我們許多痛苦的回憶;這個問題也可能會讓我們覺得自慚形穢,或是變得開始武裝自己,並覺得似乎欠對方一個回應。

有人問過你這個問題嗎?或是說對方以退為進,雖然沒有說出口,卻等著你告訴他們詳細的情形?還是在其他的情況下,必須要面對類似的問題,但是卻不知道該如何回應?在此,就讓石皓我提供一些建議,讓大家能夠做個參考,在未來面對時能先有個準備:

首先最重要的,謹記我們有權保有自己的隱私,我們雖然無法控制他人要如何去思考、感受、反應或是問甚麼問題,但是我們絕對有權力去選擇要如何回應(或是不回應),如果選擇不正面回答,最好的回應就是說:「我已經決定繼續向前進,我所專注的是未來、而不是過去。」

如果不確定對方為什麼要問,就以問句回應,我們可以和善地反問對方:「你為什麼想知道?」這是一種反客為主,讓對方可以大概了解自己問了一個可能讓我們感到不自在的問題之方式,如果對方沒辦法提供我們一個合理或是令人滿意的答案,我們自然也可以選擇不回答。

要記得對方可能根本不知道這個問題給我們的感受為何,畢竟,他們真的不是當事人,無法真正地感同身受,如果與對方交情夠好,可以直截了當地向對方表示:「這個問題讓我感到不自在。」如果交情沒有到一個程度,可以用其他建議方式帶過。

也許這正是一個機會教育的良機,這個關於「如何」的問題,正好提供給我們一個教育對方的機會;如果我們認為對方會因此而受益,並且希望趁機讓對方了解愛滋傳染的途徑等常識,那不仿開始一個愛滋小學堂的課程,而這也是一個尋求對方支持的契機,我們可以跟對方表示:「我現在正面臨著這些議題,我已經接受這個事實,並準備好要繼續勇敢的面對我的人生,我希望你能夠在這條路上支持我。」如此一來不但雙方都能受惠,還能更進一步拉近彼此的距離。

然而,還有一些事情我們必須要先想想清楚。

當我們可能並不想回答這個關於「如何」的問題時,有一個可能是因為我們從未與任何人討論過這個關於自己感染問題,或是曾經嘗試過,但是卻有不好的經驗;從我們確診的那一刻起,與愛滋病毒共生可能為我們帶來各種各樣的感受,我們可以試著問問自己兩個問題:這個關於「如何」的問題是否讓我感到羞恥或是有罪惡感?或是感受到心中尚未處理的痛處? 另一個問題就是:我是否曾與自己可信任的人坐下談論過這件事?

其實,千萬不要一個人獨自去承擔這些感受!在愛滋感染的調適以及未來自我照顧的過程中,適當處理自己的情緒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也許是時候找一個不會評判你的聽眾(家人、可信任的朋友、個管師、其他感染朋友、愛滋社福機構的社工、其他專業人員等)好好聊聊,讓自己的情緒有一個出口。

就只因為有人問了關於「如何」的問題,並不表示我們一定要回答,我們有權力去掌控這個對話!但是如果我們需要找人談談,發球權也在我們的身上,不要把自己封閉在孤單的小宇宙中喔!

本文原刊載於2013年1月28日「石皓G湯」部落格
http://gsoup1069.blogspot.tw/2013/01/blog-post_28.html

【觀點/感染者人權】120703石皓:CDC局慶之愛滋扼殺